元健大和,犧牲三成營收的數位競爭思維 雲端給它機會搞破壞!助聽器小蝦米崛起戰記

2019-06-04 11:24

? 人氣

元健大和執行長吳志賢(右1)從「為何調個音量還得去門市?」起心動念,由代工助聽器轉向自營品牌耳寶,未來計畫走上興櫃。(攝影者.駱裕隆)

元健大和執行長吳志賢(右1)從「為何調個音量還得去門市?」起心動念,由代工助聽器轉向自營品牌耳寶,未來計畫走上興櫃。(攝影者.駱裕隆)

這是一個小蝦米想挑戰大鯨魚的故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故事主角,是助聽器廠元健大和執行長吳志賢;而他的戰場,是如今全球新商機「雲端助聽器」。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70歲以上長者中,大約3分之2有聽力問題,但助聽器使用比率不到市場真正需求的10分之1。

主因是傳統助聽器價格高昂,單耳平均新台幣5萬元左右,不是人人負擔得起;然而在售價結構上,器材僅占3分之1,3分之2為售後服務,是因為助聽器不像眼鏡,戴上後仍須時時微調,使用者得勤跑門市求助聽力師。

「調整助聽器音量,原理不就跟調整音響一樣?為什麼非到門市不可,還要把服務費加進成本?」吳志賢直言:「就是因為資訊不對稱啊!」

市場被6大品牌占據 

代工電源供應器成切入契機

吳志賢選擇全新商業模式:以雲端SaaS(軟體即服務)累積數據、建立平台,使用者戴上助聽器後,可用手機App自行調節音量,或讓機器抓取數據,「自行調整(Self-fitting)」到最適合你的狀態。

然而,元健大和的競爭對手都是大鯨魚。

全球助聽器市場由峰力(Phonak)、奧迪康(Oticon)、西嘉(Signia)等6大品牌占據,市占率超過9成5。相比之下,元健大和年營收不過新台幣2億2千萬元,營收規模不到對手百分之1,是真真正正的小蝦米。

本土小蝦米為什麼敢於挑戰國際大鯨魚?

早在2009年創立元健大和之前,吳志賢另一個身分,是小型智慧電網製造商元皓能源董事長。擅長研發的他更曾以個人之姿,連續3年拿下「國家發明創作獎」,手上握有30幾個專利。

台經院台灣健康醫療產業聯盟秘書長金惠珍形容他:「談到技術,眼睛就閃閃發光。」

2003年,日本大廠歐姆龍(OMRON)找上門,問他能否代工助聽器中的電源供應器?發電機與電池乍看八竿子打不著,但吳志賢立刻答應。

趁大廠「沒必要現在做」搶攻

以後進者之姿切入雲端

除了技術互通性高、可望日後與各大電器業者合作之外,還有一個原因——他的妹妹就是聽障人士。

「妹妹長得很漂亮,出生就不吵不鬧,大家都以為她很乖,上小學後才發現是先天性聽覺神經發育不全……。我從小看她忍受種種不便,就想試試看能把助聽器改善到什麼地步,」他說。

30年前,妹妹的助聽器單耳要價新台幣1萬元,儘管價格不菲,卻問題不少。例如電池平均每2到3天就得更換1次,消耗量極大。

為歐姆龍代工3年後,他研發出「充電式助聽器」並取得專利,興匆匆推薦對方採用,沒想到不僅遭拒,還附上一句警告:「因雙方簽署過保密協議,若他持續發展自有技術,就必須放棄歐姆龍訂單,全面停止代工。」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