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水杯幾分滿決定你的獲利有多少,理性投資人的股海大冒險!

2019-05-30 16:30

? 人氣

心理帳目

在斯塔特曼還是經濟系學生時,他就對非理性行為感興趣,並注意到一般人往往把問題拆解開來看,而不是看整體。甚至合格的學者刊登在權威學報上的文章,也因為沒有注意到,整體乃是各組成部分互動的產物,亦即馬科維茨所謂的「共變」,而不是一堆不相干的東西的總和,以致做出錯誤的結論。斯塔特曼不久就發現,「心理帳目」引起的歪曲現象,不只出現於一般大眾身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故意對選擇設限時,一般人就很難做到自制。

斯塔特曼引用他在期刊上看到的一個案例,文中討論購置自用住宅的人在辦理房屋貸款時,應選擇固定利率或浮動利率。這篇文章談的是償付貸款與貸款人收入的共變異數。結論指出,浮動利率適合收入跟得上通貨膨脹的人,固定利率適合收入幾乎為一常數的人。但斯塔特曼發現,作者忽略了房屋價格與上述兩種變數的共變異數:比方說,通貨膨脹導致房價上漲,可能就足以緩和浮動利率的負擔,不論屋主的收入有沒有變化。

一九八一年,斯塔特曼在聖塔克拉拉大學的同事薛佛林(Hersh Sherfrin),拿一篇他跟塞勒合寫的論文〈自制經濟理論〉(An Economic ­eory of Self-Control)給斯塔特曼看。論文的主旨是,當故意對選擇設限時,一般人就很難做到自制。例如,需要減肥的人,總會避免手邊有蛋糕。這篇論文也指出,一般人對貸款與做為抵押品的房子價格之間的共變異數視若無睹;他們把房子當作存錢筒,誰也不准碰,雖然他們總是可以多抵押一點錢,但這麼做的人不多❷ 。讀完這篇論文,斯塔特曼也找到了嶄新的方向。

偏愛現金股利

一年後,薛佛林和斯塔特曼合作完成一篇頗富啟發性的行為財務學論文,叫作〈投資人為何偏愛現金股利〉(Explaining Investor Preference for Cash Dividends),一九八四年刊登在《財務經濟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長期以來,經濟學家一直感到困惑,企業為何要發放現金股利?為何要把資產分給股東?尤其當企業本身還要向外借錢的時候?美國的非金融企業從一九五九年到一九九四年,一共借了二兆多美元的貸款,但付出的現金股利也高達一.八兆美元❸ 。如果不付股利,可以讓債務減少九○%。

從一九五九年到一九九四年,包括金融業在內的各企業,一共配給股東二.二兆美元的股利,這筆鉅款的每一毛錢都要繳納所得稅。如果企業要用這筆錢在公開市場買回股票,而不把它當股利分配,每股報酬會更高,流通的股票數量會更少,股價也會上漲。股東自己賣出股票,再以增值利潤支付各種開銷,會比股利更實惠,並能享有這期間資本利得較低的稅率。結算下來,持股人會更富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