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昭南觀點:謀國致遠,焉可計較?

2016-06-22 07:00

? 人氣

許信良一輩子謀國致遠,雖然常常站在政治不正確的位子。(陳明仁攝)

許信良一輩子謀國致遠,雖然常常站在政治不正確的位子。(陳明仁攝)

民進黨老將許信良,最近突然成了超重量級的綠營大佬,其言行似乎又動見觀瞻,還勞某大報以社論等級發表〈從許信良的憂心看蔡英文的危機〉大加引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許信良之所以成為近日媒體焦點,主要來自於他在臉書上發布「本人已於六月一日辭去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而外界也因此解讀,許的此一宣布應該跟《美麗島電子報》的副董事長吳子嘉有關。吳君最近推動修改民進黨黨綱,擬以「維持現狀」論述取代台獨黨綱,黨內反對聲音四起。但民進黨畢竟是多元意見並陳的政黨,每個人都可以自吹一把號,只要你有足夠支持的群眾願意跟你站在一起。

據吳子嘉說明:該提案案由已說明,授權中執會根據蔡英文總統「維持現狀」論述,提出新黨綱,取代1991年黨綱第一條「建立主權獨立自主的台灣共和國」(《台獨黨綱》)、1999年《台灣前途決議文》、2007年《正常國家決議文》,以符時代需求,凝聚台灣共識,強化民進黨維護台海和平之穩健形象。

許信良對於吳子嘉等人的提案並不贊同,在私下裡也曾對此婉勸,「黨內同志應該知所節制」、「不應成為新政府的麻煩製造者。」

但吳子嘉所經營的《美麗島電子報》,許信良雖掛名董事長名銜,其實並未參與實務運作。當外傳將任新政府某涉及兩岸事務職務的敏感時刻,自然會引起諸多揣測與判讀。如若許信良既不贊同吳君之所為,做適度低調切割也是必然。

畢生衝撞體制,志在總統大位

許信良一生從政,是從早期蔣經國「吹台青」用人政策下的菁英班子起步。據他的自述,他自小就熱衷於政治,渾身都是政治細胞,也因此即使在白色恐怖戒嚴時期的少年時代,他就已經超脫當時被嚴重限框的思考格局,而開始憧憬著日後要當「大總統」的願景。

政大政研所畢業後,1967年獲國民黨的中山獎學金,許信良遠赴英國愛丁堡大學繼續深造,學習哲學。在那年代,留美才是正確的風潮,但他卻選擇了歐洲的英國,而且是選讀哲學,這都跟當下的流行有極大區隔,也顯示他對超脫現實跨越到未來的一種想望與性格偏好。

1969年,許信良自英學成返台,加入國民黨改革派刊物《大學》雜誌,且連續發表多篇大膽又深具影響力的時評文章而備受矚目。隨即擔任國民黨「組織工作會」幹事、「中央通訊社」記者,這是他的潛沉期。

許信良當年著作《風雨之聲》封面與封底(左,中),及他參與的《大學》雜誌(右)。(取自台灣省諮議會官網)
許信良當年著作《風雨之聲》封面與封底(左,中),及他參與的《大學》雜誌(右)。(取自台灣省諮議會官網)

1973年,當選台灣省議員,犀利問政撼動層峰使他脫穎而出,自然也被列入監管名單。1977年,許信良對國民黨主政現狀提出不少讓當局很不堪的嚴厲批評,甚至將他的時局評論文章集結成冊,連續出版《風雨之聲》和《當仁不讓》兩書,在那言禁年代裡,想當然爾隨即引來黨內同志集體撻伐(這讓我不禁聯想到現在正遭逢同一命運的楊偉忠)。

同年11月因違紀參選桃園縣長而被國民黨開除黨籍,但仍獲選民支持當選了。開票時的當局作票舞弊過程,引起中壢市市民憤怒,不滿的群眾自動聚集包圍桃園縣警察局中壢分局、並搗毀放火燒了警察局、警方曾發射催淚瓦斯以及開槍打死青年群眾,史稱「中壢事件」。這是臺灣民眾第一次自發性地「上街頭」抗議選舉舞弊,也開啟爾後台灣「街頭運動」的濫觴。這事件讓國民黨極度憤怒。

當年中壢事件時群眾包圍中壢分局的歷史畫面。(張富忠攝)
當年中壢事件時群眾包圍中壢分局的歷史畫面。(張富忠攝)

美麗島事件被迫流亡海外

1979年7月,為抗議余登發父子因「涉嫌叛亂罪」而橫遭逮捕,許信良以桃園縣長名義號召黨外人士率眾參加高雄橋頭黨外示威遊行,此是戒嚴時期首次遊行集會事件。許信良的縣長職務自然而被國民黨假藉為「擅離職守」被休職兩年。

同年7月與黃信介、施明德等人主辦《美麗島》雜誌,並擔任雜誌社社長,公開、正式地開始參與黨外運動。是年12月發生美麗島事件時,許信良正與家人在美國度假,國民黨政府即趁勢將許信良正式列入「海外黑名單」拒絕讓他返台。許也從此被迫滯留美國。同一月底許信良號召旅美台灣人在美國共同成立「臺灣建國聯合陣線」,一致聲援美麗島事件被捕人士,為台灣民主而奔走。

1980年,在美國創刊《美麗島周報》,以串聯並延續反國民黨威權統治的海外力量。我個人也正是因為響應這號召而從旅居地的奧地利飛赴美國,實際參與《美麗島周報》編務與發行工作。也因為有這近身相處的共事機會,對許信良的為人與膽識及深謀大略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他的政治思考跟一般法律人從政者的思維邏輯有很大的差異化。若是放大到治國方略上,他的謀略往往會凌駕於法律框限的條文,而指引到更高度視角俯瞰全局。是這樣的特質造成他經常放言高論,甚至與眼下流行的時論認知有所頇隔。用白話說,就是老是會說出政治不正確的「放誕」議論。屬於「白目族」!

比如,1986年他所精心策劃的「海外異議人士闖關回國」,前往接機的群眾與軍警爆發激烈的衝突,史稱桃園機場事件,讓國民黨所謂「海外黑名單」引發國內外激烈抨擊,撼動了國民黨反人權的封鎖政策。

公開大陣仗返台行動受阻後的許信良,又在1989年悄悄經由中國大陸偷渡回台灣。但方才抵台後,旋即遭到逮補,並以叛亂罪起訴判刑10年。求仁得仁,許信良此一形同自投羅網的單一行動,逼使國民黨再無法禁止他的入境,也不得不面對國際與論壓力,對他實行關押判刑。當時黨外人士號召10萬民眾包圍土城看守所,要求國民黨政府釋放許信良,國民黨政府出動鎮暴部隊鎮壓民眾,爆發土城事件。

在那樣的威權未褪的末代裡,許信良似乎只想要以身撞擊這威權體制而拼命,這也就形成了:有許信良在的地方就會有體製衝撞的事件出現。那是一種無限燃燒的生命熱情,是追求民主捨身以赴的堅強理念嗎?

1992年4月19日,施明德(左)與黃信介、許信良(右)、林義雄(中)率領數萬群眾遊行要求總統直選。(BrockF5/維基百科)
1992年4月19日,施明德(左)與黃信介、許信良(右)、林義雄(中)率領數萬群眾遊行要求總統直選。(BrockF5/維基百科)

正面迎敵與化敵為友的政治哲學

為了力促總統直選,他可以「夜奔敵營」當面對李登輝剖析內外局勢;而當李登輝對兩岸政策親批「戒急用忍」,許信良則著書出版「新興民族」,站出來挑戰「大膽西進」,並經由黨內大辯論而將民進黨兩岸政策定調為「強本西進」。

當阿扁執政而且在民進黨內瀰漫著鎖台氛圍時,許信良又不惜甘犯眾怒,公開批評陳水扁的各項政策,以致被怒斥為「泛藍」「深藍」,惟他仍堅持他的「台灣新興民族論」,以之對抗中國正不斷升高的「大中華民族主義」氣勢。

理論加實踐,之後他又執意以民間人士身份多次訪問中國,並冒著民進黨之大不諱與中國共產黨高層有過多次接觸,力圖在兩岸交流中,重新印證他的西進理論,進而建構新的政治形勢。2004年11月,甚至大張旗鼓親自率領台灣「兩岸農業交流訪問團」訪問上海。

而,許信良本人畢生所陸續累積的政治資本,也就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政治不正確」與現有體制氛圍衝撞的過程中,逐漸消耗殆盡。

總統要我做什麼,我都義無反顧

一個自小就立志要當總統的政治家,總是在尋找他滂礴氣勢的政治場域,也總是搭不起適合他高度的政治舞台!

歲月無情,到75歲,他老了嗎?

有位政治前輩曾說過:所有行業中唯有政治這一行是越老越有智慧的。這話當然未必適用在所有人。我倒是認為套用在許信良身上應該是合適的,要說現階段能稱之為具備戰略智慧的民進黨大佬的少數人中,許信良應該是當之無愧的。

選前,小英延攬許大老進入選舉對策委員會,無非就是要借重他的政治敏感嗅覺;選後,許信良公開呼籲,習大大應該好好珍惜小英總統的開擃胸襟,意在兩岸和平,化解誤判。

前不久,當媒體問他是否接任新政府職務時,他很自信的回答:像他這一代老民進黨人,最大的心願就是看到民進黨執政,帶領台灣走向美好的未來;現在民進黨執政,他不計較名位跟一切。

他強調說:「只要總統要我做什麼,我都義無反顧。」

回首往昔一頁頁滄桑斑駁的歷程,老臣謀國,還有可計較的嗎?

*作者曾任第二、第四屆立法委員、民進黨中央黨部組織部主任、民進黨中常委、2016全國農田水利會小英後援總會執行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昭南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