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青龍觀點:雙盲審查能救台灣的學術研究嗎?

2019-05-24 05:50

? 人氣

來源:陳良基的創新筆記臉書
來源:陳良基的創新筆記臉書

以筆者知曉的某位北部國立大學教授為例,他曾私下表示:他在接受國科會(現在的科技部)審查研究計畫案時,通常都先看這個送審者的背景資料,如果是台清交成等名校的教授,他在未看計畫內容之前大概就已經決定讓它通過了;如果是私立大學(尤其是後段的私立大學或科大),他也幾乎不看計畫書內容就會決定不通過;至於其他的中後段國立大學,他才會仔細看看計畫內容是否優良,再決定通過與否。曾有人問這位大牌教授說:「為何如此?」他的回答很妙,他說:頂尖大學的教授計畫申請案,不用看就可以通過,是因為他相信頂大的教授品質,再者大家都是同事或熟識,日後相見還可以討個人情;而後段私立大學不通過,是因為他不相信這些私立大學教師的品質,除非是他認識的親友或舊識,否則他又何必賣這個人情給這些私立大學教師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樣例子在台灣不知究竟有多少?試問:這樣的單盲審查制度真能剌激學術發展,讓有創意、具遠見且有學術理念的申請案出頭天嗎?還是學術界的同仁們,大家每天都忙著經營好各種人脈關係,保持良好的產官學鏈結結構呢?

幾十年下來,這樣的學術發展與審查制度早已定型,但是大家非但沒有質疑它的合理性與可行性,反而全部的人都瘋狂地追逐這樣的學術歪風。在現今的學術圈裡,有些人以長期擁有科技部計畫而傲人者所在多有,有些學校以校內執行科技部計畫之總量與經費標示辦學績效者更蔚為時尚,甚至有些大學更以科技部計畫的有無,來評定一個老師是否稱職的門檻或標準。於是,那些擁有大型研究計畫的老師在校內各種會議上談笑自若、舉足輕重,而那些沒有研究計畫傍身的小牌教師,走到哪裡都顯得人微言輕、卑瑣自憐。

大家都拼了命地申請各種計畫,似乎只有用執行計畫才能證明自身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哪管得了是不是真的需要申請研究計畫呢。至此導致近十多年來,有許多大學教師申請科技部計畫時,竟然出現在經費需求欄上填寫「無需求」或「零經費」的怪現象──既然該研究沒有經費或設備上的需求,那又為何要提出計畫申請呢?為的不就是只要有計畫在身就好了,哪管它是否真的需要計畫支持呢!

再者,現行諸多大學強制要求校內所有教師,每年一定要提科技部或教育部計畫,作為其教師評鑑或績效的評定標準,造成大量教師不論是否需要計畫經費或設備,每到計畫申請的月份,大量的計畫案突然湧現而出,造成科技部和教育部辦事人員的負擔,更造成了審查制度上的資源浪費。於是,一大群申請者提出一大堆根本「不需計畫的計畫書」,科技部或教育部還得加派人手處理這一大堆「不該提計畫的計畫書」,然後,還要動員更多的審查人去審查這些「不構成實質計畫的計畫書」。於是,整個台灣的學術能量就在這年復一年的「做白功、圖假象」的中被虛耗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