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川普出手打擊華為,風颱尾掃到台積電

2019-05-22 15:30

? 人氣

華為是台積電第二大客戶,若失去這位客戶,對台積電營收將有不小的影響。(柯承惠攝)

華為是台積電第二大客戶,若失去這位客戶,對台積電營收將有不小的影響。(柯承惠攝)

五月中,傳出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親自打電話給經濟部長沈榮津,瞭解回台投資的相關細節。雖然事後經濟部的幕僚解釋是沈榮津主動與林百里連繫,但也可見中美貿易戰的戰火激烈已經讓台商有點急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毛三到四遇到美祭高關稅

其實廣達早在去年十一月就砸了四十二.八億元,買下林口華亞工業園區的兩塊近萬坪土地,對中美貿易戰早有因應。林百里也在廣達法說會上說,廣達在台灣本來就有生產線,也已增加產能,也在台灣生產高附加價值產品如伺服器等。只是廣達似乎還沒有決定要在台灣或東南亞落腳。

打從五月五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推特發文,要對中國二千億美元商品課徵二五%關稅後,讓原本休兵、和談半年的中美雙方又恢復到第一輪中美貿易戰「劍拔弩張」的狀態,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再度陷入一片躁鬱中。

在五月十日二千億美元課徵二五%關稅清單中,跟台灣相關的以電子產業居多,預期會受到衝擊的電子產品有顯示卡、主機板、伺服器、部分網通產品與光連接器等。

原本外界以為中美貿易戰進行到這一關頭,會有一段觀望期,但川普似乎沒有想縮手,美國政府按照原定計畫,於五月十三日再發布下一波,要對中國最後三千多億美元產品加徵最高二五%關稅,這次包括手機、筆記型電腦都包括在內。這也是台灣科技產業最擔心的事。

電子五哥加速撤中,移往東南亞及其他地區
電子五哥加速撤中,移往東南亞及其他地區

台灣是手機與電腦代工的王國,主要生產基地都在中國。近十年多年,電子代工廠因工資調漲,廠商為搶單殺價競爭等,使得代工毛利率不斷下滑,如今關稅又要增加到二五%,讓林百里都喊苦。

林百里感嘆廣達第一季淨利率才一.四%,這已包括高毛利的雲端產品,若要課徵二五%關稅,廣達也吃不消;副董梁震次也坦言,東南亞供應鏈聚落還未成形,工人難覓,遷廠成本可能會比課徵的關稅還高。

做筆電代工的電子五哥廣達、仁寶、和碩、英業達與緯創等,他們早年曾是中國代工的受益者,現在卻是電子代工最辛苦的行業,毛利只剩不到二%。面對突如其來加徵關稅的大衝擊,還好大部分的電子大廠從去年四月貿易戰開打以來就有所準備,像是廣達、華碩已回台購地;有些將產能移往東南亞,如仁寶、緯創等;或是繞道到美墨免稅邊界進行組裝,撤離中國的速度也在加快。

其中,跟台灣最攸關的是蘋果(Apple)供應鏈,iPhone組裝廠全都是來自於中國的台商,包括鴻海、廣達與和碩等,若川普對消費性電子沒有關稅赦免,蘋果概念股將會全部倒地,台灣電子業將是一片淒風苦雨。

Google下重手,軟體不支援華為

不過,蘋果早已有脫離「中國製造」的規畫,除了協助最大代工廠鴻海旗下的富士康前往美國投資外,去年底開始,蘋果供應鏈也逐漸移往印度。鴻海的富士康、和碩與緯創等蘋果組裝廠已分別在印度量產高階及中低階iPhone,印度成了蘋果供應鏈的下一個重要代工基地。

蘋果供應鏈中影響最大的是鴻海。日前積極投入國民黨總統初選的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提到,鴻海早在全球都有布局,訂單的轉移速度很快,「這一、兩年早有布局,今年業績反而會成長。」

除了連續兩波總共祭出高達五千億美元產品課徵二五%關稅外,美國於五月十五日還以「緊急命令」與「進出口黑名單」的方式全面封殺華為。美國科技廠要銷售晶片、半導體與軟體等給華為,要通過申請核可才行。

緊接著Google又下重手,宣布不支援軟體給華為,未來華為手機不能使用Android作業系統,也不能用Gmail等app,雖使得華為手機的市場競爭力受到嚴重衝擊,但也馬上衝擊Google股價。為此,美國商務部特別核發為期九十天的臨時許可證,讓華為手機的Google app如Gmail、Google Maps可以維持更新。但這對台灣的華為代工廠而言,仍不是好消息。

根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IEK產業情報網》的研究,中美貿易戰下,5G布局首當其衝,中國指標性大廠華為、中興快速崛起,華為5G電信設備製造取得領先地位,被美國視為威脅,自然是中美貿易的首度目標。

台灣的華為相關供應鏈
台灣的華為相關供應鏈

華為是全球最大網通設備商、全球第二大手機製造商,旗下有晶片廠海思,台灣是華為第三大零件採購國,僅次於中國與美國,台灣的台積電、聯發科、大立光等十七家台商都是它的客戶。

遷廠事大,政府難光以優惠吸引

首當其衝的是台積電,華為身為台積電的第二大客戶,去年海思的晶片占台積電營收六%,若失去這位大客戶,對台積電營收影響不少,因而使得台積電股價跌跌不休。

不過,台積電對外表示,目前符合出口管制規範,會繼續出貨給華為,但也會評估後續發展,看來台積電目前選擇中立。

持續了一年的中美貿易戰,對台灣出口業已經產生影響,台灣對中國出口持續衰退,對美國出口則因轉單效應而成長。只是未來在中國大陸生產的產品輸美將面臨二五%的高關稅,又有華為因素,台灣受到的衝擊已經顯現。

雖然經濟部祭出優惠政策吸引台商回流,但畢竟遷廠是大事,許多代工大廠是跟著供應鏈走。台灣如何在中美兩強博弈下穩住陣腳,除了政府要有積極作為,廠商的智慧也是一大關鍵。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琴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