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賄賂弊案:名牌大學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2019-05-13 19:10

? 人氣

中學

Felicity Huffman
菲麗西提·霍夫曼。(BBC中文網)

除了大學,很多家長也熱衷於將孩子送入知名的中學。而在那兒,情況依然類似。

例如,在波士頓和紐約,那些和知名高中失之交臂的學生,與那些勉勉強強被錄取的學生後期的發展並不相上下。在隨後的SAT成績、大學就讀率、大學選擇和大學畢業等諸多方面,差異也不大。

與大學一樣,這些結果並非取決於學校,而是他們錄取的學生能力。

但需要說明的是,這些並不意味著上哪所大學完全無關緊要,只是選擇方面的差異僅會產生輕微影響。

然而,如果一個學生拒絶耶魯大學,而選擇了一所完全不知名的當地社區大學,那麼他們很有可能不會取得優異的結果,尤其是社區大學很可能缺乏資源來幫助學生完成研究。

大多數研究都將收入作為衡量成功的主要標凖。當然,正如許多文科畢業生安慰自己的那樣,錢不是萬能的。

名牌大學畢業生可能更幸運地找到體面的職業,比如去頂級的法律或金融公司就職。他們可能在象牙塔裏就可以磨煉技能、建立必要的人脈,以獲得這樣的職位。

另一方面,名牌大學畢業生對工作的滿意度較低,而且更容易感到工資過低。

威廉·辛格
賄賂案的核心策劃者威廉·辛格(William Singer)

但要說起上什麼樣的大學比學生本身更重要,那麼這條定律有一個關鍵的例外。

家庭中第一個上大學的學生,或少數族裔背景的學生,似乎是為數不多從名牌大學中受益的群體。

例如,如果第一代學生上的是一所更頂尖的大學,他們的收入會增加5%。

一個對此可能的解釋是,這些學校可以讓弱勢群體的學生,接觸到富裕學生家庭已擁有的人脈網絡。

所以,似乎進入排名靠前的學校最少的學生,卻反而是收獲最多的學生。但是,在收入最低的60%的人群當中,每50個年輕人只有不到1個真正就讀於精英大學,而在收入最高的0.1%人群中,這一比例有40%。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這些權貴學生的父母幾乎不顧一切地讓他們進入精英大學,但實質上收效甚微。他們甚至可能比不過那些收入較低的申請人,而後者才是最大獲益者。

關於本文

本篇分析文章由BBC特約外部組織專家撰寫。

理查德·里夫斯(Richard Reeves)是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經濟事務高級研究員。凱瑟琳·古約特(Katherine Guyot)是一名研究助理。

布魯金斯學會是一個位於美國的非盈利性的公共政策研究機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