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20年前,美軍「誤炸」了中國駐南斯拉夫聯盟使館:用錯地圖導致的悲劇、還是蓄意的一場襲擊?

2019-05-08 11:00

? 人氣

他說,校方最初要求學生必須待在宿舍裏。但事件發生24小時後,校領導通知他,上級要求組織三萬名學生在美領館附近街道上示威,航海學院需要出500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熱血沸騰的學生們抽籤決定誰去參加示威。當局用巴士將學生送到現場,讓他們讀已經凖備好的聲明,聲明裏都是官媒使用的生硬的套話。「他們給我們很長的句子,可是在街上很難用長句子說話。」他決定喊口號,聲討北約和美國的「邪惡」。

Weiping Qin (right) was a student leader at Guangzhou Maritime College in 1999
秦偉平(右)當時是廣州航海高等專科學校的學生領袖。

「我們當時都是年輕人,就是感到憤怒。我們的情感像波濤一樣傾瀉出來,」 秦偉平說。他現在定居美國,經常在YouTube網站上發表批評中國政府的脫口秀視頻。

阮大為也認為,示威人群的憤怒是真實的。「我覺得,如果你說這都是體制製造出來的,那真是低估了中國人民,」他說,「他們是真正地憤怒。」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中國政府對民眾展開系統的民族主義宣傳和「愛國主義教育」。中小學教科書、大學課程和大眾傳媒都致力於灌輸這樣一種觀點—中國擁有偉大而仁愛的文明,但曾遭受西方霸權的壓迫和羞辱。中國大使館被炸,似乎印證了這種宣傳的真實性。

「我認為,普通中國人的憤怒,只有在這個歷史背景下才能理解,他們受社會環境的影響,因而憎恨西方,」英國曼徹斯特大學中國政治學教授、研究中國民族主義的專家葛小偉(Peter Gries)這樣評論。

劉明福是一位解放軍退休大校,以對美國持強硬立場聞名。他認為,一系列事件可以證明美國正在打一場針對中國的「新冷戰」,而轟炸大使館事件就是其中之一。

「那完全是故意的,是一次有目的、有計劃的轟炸,而不是事故。」

後來,美國就此事件賠償中國2800萬美元,而中國也因為美國駐華使領館在示威中受到破壞,向美國支付近300萬美元的賠償。另外,美國還向傷亡者家屬支付了450萬美元。

但是,中國駐貝爾格萊德大使館在那場戰爭中究竟做了什麼?

就在使館被炸前的那天中午,杜桑·揚季奇(Dusan Janjic),一位主張民族和解的塞爾維亞學者,在貝爾格萊德市中心的一家高級餐館與一位好友共進午餐。

揚季奇的這位朋友名叫任寶凱,在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擔任武官。揚季奇說,任寶凱出奇地坦率,告訴他中國正在針對北約和美國的軍事行動進行諜報工作,並跟蹤監視北約軍機。任寶凱邀請他當晚去大使館吃晚餐,因為他知道他喜歡中國菜。

「我開玩笑說,『得了吧,你們會被轟炸的!我才不去呢!』」揚季奇回憶說。當然,他只是在說笑,而並非真的認為使館會被攻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