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垂涎長頸鹿肉!30年7萬隻野生長頸鹿消失 美國擬把長頸鹿升級成「瀕危」物種

2019-05-03 09:00

? 人氣

長頸鹿(AP)

長頸鹿(AP)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統計,受到棲地流失、人類狩獵等天災人禍影響,過去30年內,野生長頸鹿數量減少約6萬6000隻,跌幅高達40%,為了不讓地表體型最高的動物悄悄走上滅絕之路,美國動保團體2017年開始連署請願,希望將長頸鹿列入瀕危(Endangered)物種,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日前宣布,已完成初步審核,並將展開深入調查,此舉雖有望替長頸鹿保育帶來一線曙光,卻也引發販售長頸鹿產品市場的反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30年少7萬隻 高達40%野生長頸鹿消失

2016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瀕危物種紅色名錄(Red List Categories),將長頸鹿從先前的「暫無危機」(Least Concern)連跳兩級至「易危」(Vulnerable)級別。IUCN指出,1985年至2015年間,撒哈拉以南非洲(sub-Saharan Africa)的長頸鹿數量就從16萬3000隻下降至約9萬7000多隻,整整少了近7萬隻。

為此,美國動保團體自2017年開始連署請願,要求政府將這種體型高大、特殊的動物列入瀕危(Endangered)等級,希望藉此提升相關保育規範,減緩長頸鹿減少的速度,「由於非洲長頸鹿的數量開始漸少於大象,因此人們必須在還來得及時,開始將注意力放到這種特殊的動物身上」。根據這份請願書,長頸鹿的滅絕危機主要來自棲息地遭破壞、乾旱、疾病等天災人禍,而合法及非法的狩獵活動,也是長頸鹿被迫走向滅絕的主因之一。

請願提交後歷時2年,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FWS)4月26日宣布已搜集「足夠資訊」,「或許」有機會在《瀕臨絕種生物法》(Endangered Species Act)中,把長頸鹿列入「瀕危」或是「受威脅」物種,但FWS也表示,進一步的深入調查現在才要開始,保育專家則認為,該審查過程可能耗費數年時間才能完成。

歷時2年才完成初審,深入調查將展開

根據美國聯邦法規,野生動物保育機構在收到團體請願書後,應於90天內完成初步審查,然而本次有關長頸鹿保育的請願,初步審查過程卻從2017年起持續了2年,因不滿FWS遲遲沒有動作,動保團體在2018年12月針對FWS延遲回應提起訴訟,參與本次請願的動物保護機構「國際人道組織」(Humane Society International)計畫執行經理佩曼(Adam Peyman)表示:「FWS時常不遵守請願回應的時限,但這次替長頸鹿請願,卻是他見過歷時最久的回覆。」FWS不願對此回應,並表示訴訟並未影響他們的安排及決定時間。

隨著深入調查展開,FWS表示從現在至2020年底,將會開始徵求公眾對於該議題,在科學及商業影響等方面的意見,並直言會「運用有效的科學研究,決定是否要將長頸鹿列為瀕危物種,而在徵求意見的期限到期之前,將不會發表相關評論。」《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指出,倘若長頸鹿最終成功列為「瀕危」物種,政府將會增訂法規,限制販賣、運送、持有長頸鹿及其產品等。

「長頸鹿骨正在成為新的象牙」

非營利組織「生物多樣性中心」(Center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的專家薩納瑞比(Tanya Sanerib)認為,「《瀕臨絕種生物法》的目標之一,就是斷絕瀕危動物在市場上的需求,」根據請願書中所引用的官方數據,2006年至2015年間,就有近有近4萬隻長頸鹿被送往美國,包含2萬1000多個長頸鹿骨雕,合計逾7000個長頸鹿骨頭,3000片長頸鹿皮及其製成的珠寶、皮革等產品,當中有3700隻長頸鹿,是被狩獵者作為戰利品進口。薩納瑞比坦言,長頸鹿骨很受歡迎,經常被製成雕刻、刀柄和其他裝飾用途,「有極大隱憂,長頸鹿骨正逐漸成為新的象牙」。薩納瑞比還說,長頸鹿巨大的體型,讓牠成為跨界、跨國交易的熱門,「長頸鹿是一種巨大的動物,顯然若殺了牠便能獲得巨量的肉」。

負責推進野生動物保育的及狩獵自由的「國際狩獵組織」(Safari Club International)則抱持不同看法,「許多國家仰賴狩獵的收入資助當地的環境保育工作,」該組織認為這次長頸鹿的請願活動,可能使得《瀕臨絕種生物法》限縮合法狩獵,進而減少稅收,影響包括動物棲息地保護、打擊盜獵等工作進行,因此他們反對將長頸鹿列入瀕危的提案,「這對長頸鹿而言是糟糕的協議」。另外,限縮狩獵也影響槍枝銷量,因此美國全國步槍協會(NRA)也在獵人領導論壇(Hunters' Leadership Forum )上,公開表達反對意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