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方冷知識》聽到彰化人說「送肉粽」、「吃麵線」,可別傻傻地跑去拿筷子…

2016-05-26 12:08

? 人氣

在彰化沿海一帶,送肉粽和吃麵線的習俗你知道嗎?

在彰化沿海一帶,送肉粽和吃麵線的習俗你知道嗎?

「送肉粽」這個習俗,不知道大家聽過沒有,但要若你以為這是分發端午肉粽給鄉里的活動而想前去領粽子的話,筆者勸你先停下腳步,看完本篇解說後你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想法喔!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關於「送肉粽」這項台灣民間習俗活動,多是在彰化縣西北沿海一帶舉行。從彰化市、鹿港、福興、和美、伸港、線西等鄉鎮,普遍都有著這樣的習俗。但早期或許不只限於彰化沿海地區,只是隨著時代演進,只剩部分鄉鎮還將這習俗保存下來,才會引發外縣市朋友的疑惑與好奇。

講了半天還沒說明到底什麼是「送肉粽」,「送肉粽」其實是一種喪葬習俗,至今應有四百餘年歷史。彰化一帶的沿海居民們普遍認為,選擇上吊自縊的死者怨氣最重,且傳說往生者斷氣後煞氣會殘留在吊具上,因此必須挑選時辰將相關物品送走,否則還會有人跟著步上絕路。會叫「肉粽」則是取「線綁住肉」的概念,用來形容上吊的人被繩子套住頸部,鹿港一帶更將上吊喻為「縛粽」[pa̍ktsàng](台語),用來取代直接說出「上吊自縊」這件事。

會取作「送肉粽」除了是發生的狀況有如肉粽之外,另有人稱為「吃麵線」,也是同樣的意思。會有這樣的習俗傳說是因為怕死者的怨氣太重,會再找下一個人上吊,也就是俗稱「找替身」、「抓交替」,與台灣其他地區會舉辦的燒王船活動概念差不多,皆是道教除煞方式之一。而北部多採「跳鍾馗」、中南部多以「道士驅煞」來安撫人心惶惶。

因此若發現有人上吊自縊身故,喪家會請法師以「金刀斷繩」,並在儀式中送走繩子、橫梁、樹枝、樓梯等任何亡者碰觸過的代表性物品,一併送到出海口或溪口火化。而這樣的儀式過程就稱為「送肉粽」,目的是藉此將亡靈送出海,避免遺留下來的怨氣影響生人。

而「送肉粽」活動通常會在舉行前,會由廟宇或喪家通知當地居民路線與時間,提醒居民需提前索取符令貼在家門口,且務必迴避,以免衝煞,沿線的商家也會提早拉下鐵門打烊。一般來說,傳說若不小心與「送肉粽」隊伍正面相遇,對生人相當不吉利。因此這段期間,隊伍通常會全程燃放鞭炮以提醒附近家戶要緊閉門窗。

對當地人而言「送肉粽」在彰化縣沿海鄉鎮並不罕見,儀式有安撫人心的作用,只是藉由「送肉粽」送走煞氣,但在民眾加油添醋後,常常描繪得比實際還要恐怖許多,讓人聽到都為之恐慌。由道教的觀點來看「送肉粽」儀式雖充滿煞氣,但只要做好事前防範,讓住戶及民眾適度迴避,應不會有意外「被沖煞到」情況。在鹿港,在地人或久住者都會知道「送肉粽」或趕鬼的六項禁忌,且人人遵守,下面也分享給大家知道。

鹿港「送肉粽」六大忌

1不可脫隊:以免落單遭鬼魂纒住。
2沿途居民不能開門窗:避免鬼魂趁虛而入。
3禁止女性參加:男性陽氣重能制鬼,且趕鬼耗費體力。
4隊伍不能超越令旗:趕鬼時鬼會逃至隊伍前方,超越令旗恐被纒身。
5禁道姓名說再見:防鬼魂報復。
6回程不能說話:防鬼魂回岸報復。

要是下次你在彰化沿海地區,不得已剛好遇上了,可以側身面向民宅迴避,心中默念佛號,不要直視。若真的迴避不了,已經直接相遇了,民俗專家的建議是,那你必須得跟著隊伍走完全程,表示送死者一程,回家前,再去廟宇求取香火護身即可。

因此建議大家,下次當你來到彰化沿海一帶,聽說有人要「送肉粽」,可不要興沖沖地拿著甜辣醬跑去敲碗湊熱鬧喔……

※資料來源:從彰化鹿港「送肉棕」淺談傳統民俗儀式撫慰人心的功效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尖端出版《臺灣 沒說你不知道》(原標題:送肉粽可以吃嗎?生人勿近的民俗活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