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危機與軍人眷村:《聆聽時代的變奏》選摘(4)

2019-04-29 05:10

? 人氣

傅秀松與宋美齡一同投入於婦聯會,蔣介石(右一)與宋美齡(右二)。(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傅秀松與宋美齡一同投入於婦聯會,蔣介石(右一)與宋美齡(右二)。(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在宋美齡手下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宣布成立。同年十二月八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遷移至臺北。翌年六月,韓戰爆發。美國總統杜魯門宣示「臺灣中立化」,派遣第七艦隊協防臺灣海峽。傅秀松在筆記中寫下:「一九五○年,韓戰爆發。」「一九五一年四月十七日,婦聯會成立一週年。」中華婦聯會是由會長宋美齡以下的國府軍人的妻子所成立的組織。一九五一年與孫海峰結婚的傅秀松,也參加了婦聯會的活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九五四年第一次臺海危機與一九五八年第二次臺海危機時,傅秀松正於松山鐵路局的宿舍裡生養長女與長男。擔任國民政府軍官的先生孫海峰,正面對人民解放軍砲擊金門、馬祖嚴峻的戰爭情勢。第二次海峽危機過後翌年,傅秀松一家人搬到臺北市郊板橋。因獲得美國援助,當時在臺北縣板橋鎮大觀路興建了五百戶眷村,一九六○年八月全數完成。住宅興建的負責人,就是傾力照顧國軍眷屬生活福利的蔣宋美齡。一九五九年,宋美齡曾與美國大使夫人一同視察部分完工的眷村住宅,傅秀松還保留了當時拍攝的照片。

在板橋所興建軍官住宅附近,還有三百戶因國共內戰成為遺族的軍眷住宅。在內戰時死去先生的妻兒,從大陸逃難至臺灣住在這裡,山東移來的人佔多數。

一九六一年一月,傅秀松擔任中華婦聯會婦聯一村的工作隊長。現存一九六一年三月的《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的委員名簿中,可以看到傅秀松的名字。名簿中有全臺各地分會的幹部名單及工作隊長,共一四○人的「單位」、「職務」、「姓名」、「籍貫」、「通訊處」、「電話」等資料,傅秀松的部分為「婦聯一村工作隊」、「隊長」、「傅秀松」、「北平」、「臺北縣板橋鎮浮州里婦聯一村五二二號」、「天山總機轉婦聯一村村公所」,而「籍貫」一欄的「北平」,則為傅秀松與北京出生的孫海峰結婚後的戶籍地。

有一天,蔣介石與宋美齡突然現身板橋浮州里的婦聯一村。當時,傍晚下班後如平常一樣騎腳踏車回家的孫海峰,正在幫傅秀松寫婦聯會的報告書。一旁的傅秀松正好看到窗外,蔣介石乘坐的汽車進到村裡。傅秀松嚇了一跳,告訴先生:「蔣介石來了!」「快點!快過去!」她邊說著,人已跑了出去。

蔣介石走進屋裡,才剛坐定,傅秀松就馬上跑到他面前說:「您好!」微笑著打招呼。這時候的宋美齡說道:「你軍人部下的動作很慢,我姊妹的動作很快吧!」蔣介石當下不好意思的模樣,讓傅秀松永難忘懷。隨後到的孫海峰也進到屋裡,於是傅秀松與蔣介石握了手。「特別親切呢。」她說。這件事情不知怎地傳了出去,隔天警備司令部派人來告訴婦聯一村的李村長:「有個女子跟蔣介石握手。」李村長聽到這件事,還擔心這到底是不是密告呢。

監督軍眷的的國家單位稱為「聯勤」。傅秀松在婦聯一村的「聯勤」擔任報告義務的工作。先生在下班後也常幫她寫報告。這些任務全都是志願,沒有任何報酬。「先生自己的工作已經很忙,但對我的工作也給了很多建議。」傅秀松說。

因為孫海峰的建議,傅秀松向宋美齡建言,眷村需要蓋幼稚園,來照顧小孩。當時傅秀松僱用黃姓保母幫忙照顧小孩。此時她從事全眷村的庶務,各式各樣的志願活動等,譬如有人生病、要調配汽車載去醫院、婦聯村採買必需品。資金由宋美齡的慈善事業基金提供,並由傅秀松管理。

婦聯會婦聯一村工作隊員合照,前排中央為傅秀松。(遠足文化提供)
婦聯會婦聯一村工作隊員合照,前排中央為傅秀松。(遠足文化提供)

在這張現存的照片中,傅秀松站在正中央,與中華婦聯會工作隊員合影於婦聯一村事務所前。那是一九六二年,她在仁愛新村為婦人工作隊員──也就是軍人妻子們──教授裁縫。「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平時並沒有什麼反共、反蘇聯的宣傳活動,而是傾力於維繫軍人家庭的精神,為家庭生活的文化面而努力。

孫海峰與日本軍事教官

傅秀松保存了先生的遺物,其中的重要資料有「國防部令」、「陸軍指揮參謀大學令」。在「中華民國五十三年一月九日」的文書「國防部令」裡,有「參謀總長陸軍一級上將彭孟緝」所頒發的十人授勳記錄,還有孫海峰的名字,並記錄了「實踐學社」、「陸軍步兵上校編譯官」、「忠誠勤敏卓著勛勞」等。在「中華民國五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的「陸軍指揮參謀大學 民五十五年 軍官俸給劃分」中的「陸軍指揮參謀大學令」,在「上校階年功俸二級」處有孫海峰的名字。

另外,在傅秀松的相簿裡,有一張一九七五年夫妻倆一起去輕井澤篠田正治的別墅時所拍攝的照片。傅秀松指著這張照片,敘述有關篠田正治的事情。

他是從日本招募來擔任「白團」的軍事教官,在臺灣待了約二十年。原本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教官,戰後不久擔任臺灣的軍事教官。先生是他的翻譯,兩人很熟。先生很常把他帶來家裡,我們常一起吃飯。

傅秀松口中的「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教官篠田正治」,在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圖書館所藏的《自昭和十九年至同二十年 陸軍士官學校歷史 第十八卷》昭和二十年的「轉入者名簿」裡,有他的名字。此名簿記錄著「二、一五 陸軍士官學校留學生中隊長 熊予士校 陸軍少佐 篠田正治」。篠田正治在終戰那年的二月十五日,從熊本預科士官學校轉入神奈川縣座間的陸軍士官學校,隨即擔任留學生中隊的中隊長,也就是教官。此時他的官階是陸軍少佐。

一九四五年二月,也是傅秀松先生孫海峰在座間、相武台的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生涯的第二年。當時篠田正治是教官、傅秀松是學生,立場相對的兩人作夢也想不到,在日本戰敗的數年後,竟會一起參與臺灣國府軍的任務。

實踐學社與「白團」

傅秀松口中的「白團」,是指舊日本軍官團應聘為國共內戰後敗逃來臺的蔣介石軍(即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的軍事組織領導者。在傅秀松所藏、題為《白團團長.富田直亮將軍秘話》的文書中,記載了截至一九四九年所進用的人選,「第一次要員有十九名(包含一名海軍將校)同志結為血盟。」接著有如下敘述:

團長由岡村將軍深深信賴的富田直亮少將(終戰時任南支第二十三軍參謀長)擔任,稱為白團,富田少將化名為「白鴻亮」,故以第一個字簡稱,此亦有對抗「共產黨(紅軍)軍事組織領導者」之意。

岡村寧次受降後走出會場(右一),戰後他協助蔣介石成立「白團」。(中新網/華龍網)
岡村寧次(右一)戰後他協助蔣介石成立「白團」。(資料照,中新網/華龍網)

文中的「岡村將軍」就是原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在《白團團長.富田直亮將軍秘話》一書中,引述了小笠原清的文章〈援救蔣介石的日本將校團〉:蔣介石曾寫信給岡村寧次,希望得到舊日軍的「協助」,重建其撤退來臺灣的部隊,「這就是之後二十年白團活動的起點。」有關「白團」的研究,在名越二荒之助所編《臺灣與日本.交流秘話》(展轉社,一九九六年)一書中,收錄了齋藤五郎的〈長眠海明禪寺的白團團長.富田直亮將軍〉一文,其敘述與傅秀松所藏《白團團長.富田直亮將軍秘話》所述相同。

「白團」在臺灣的活動,從一九四九年到一九六九年共有八十九名舊日本軍官參與其中。一九七五年傅秀松到輕井澤拜訪的篠田,就是她所說「在臺灣大概做了二十年的『白團』軍官」。

蔣介石身旁曾有位名為富田直亮(中文名為「白鴻亮」)的退役日本軍官,協助蔣介石擬定作戰計畫。(取自網路)
蔣介石身旁曾有位名為富田直亮(中文名為「白鴻亮」)的退役日本軍官,協助蔣介石擬定作戰計畫。(資料照,取自網路)

在《白團團長.富田直亮將軍秘話》中,引述了曹士澂上將的回憶:「自白團創設以來至結束,與該團關係非常深厚。」接著,對「白團」的活動內容有如下說明:

一、在臺北的大直營區設立圓山軍官訓練團,對一般的高、中、下階級進行短期訓練。

二、指定陸軍三十二師為實驗部隊,從白團選出十餘名教官,配署在三十二師下各團,透過與部隊共同生活,達成與圓山教育訓練一致的成果。

三、設立實踐學社(三軍聯合大學)。實踐學社的目的在於進行長期的軍事教育,並分為高級、中級兩班,教授戰史、軍事哲學等學術理論,同時教導實兵指揮與各種兵法演習、現地戰術及三軍聯合演習等。

四、設立動員幹部訓練班,召集各地的軍、公、民間各機關的幹部接受訓練,並製作各種動員法規與動員用的各類文書。

接著,本書以曹士澂上將的總結來彙整「白團」的功績:

首先,最重要的是,徹底的日式精神教育讓失敗的軍隊提昇了士氣。

因為不僅是失敗而又貧窮的軍隊,所以同樣貧窮的日本教育最有效。透過許多演習,增加了自信。

於是,接著也能登陸作戰。總統相當重視清楚、有效的演習,而白團的確可以支援這些要求。

由此可知,傅秀松的先生,也就是曾留學日本士官學校的孫海峰,在文書中所提的「實踐學社」、「陸軍步兵上校編譯官」之意涵就很清楚了。

傅秀松的先生孫海峰以陸軍參謀大學軍官的身分,參與蔣介石軍的高級軍事教育,與「白團」關係深厚。因此,傅秀松在「白團」軍官返日後數年的一九七五年,前往輕井澤拜訪熟識的日本軍官篠田正治。

附帶一提,上述《白團團長.富田直亮將軍秘話》中提到的曹士澂上將,曾經在昭和初期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在防衛省防衛研究所圖書館所藏的《陸軍士官學校中華民國留學生名簿》之「第二十二期學生一二○名」、「昭和四年十月入學同六年七月畢業」中便有他的名字,上頭記載兵科為「步兵」,出生地為「江蘇省」的「上海法租界敏體蔭路一五○號」。

《聆聽時代的變奏》立體書封(遠足文化提供)
《聆聽時代的變奏》立體書封(遠足文化提供)

*作者大谷渡,為關西大學教授,專研日本近現代史。著有《太陽旗下的青春物語》、、《南方戰線的看護士》、《教派神道與近代日本》、《天理教的歷史性研究》、《北村兼子:熾烈的新聞記者》、《大阪河內的近代》等書。本文選自作者著作《聆聽時代的變奏:跨越兩個時代的臺灣人》(遠足文化)本系列結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