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並非萬能,沒有錢萬萬不能:《錢的歷史》選摘 (1)

2016-05-29 05:10

? 人氣

書中最令我咀嚼再三的,是錢幣也可以是象徵性的藝術,在電影《Dear John》中混鑄幣就成為了重要的配角,每個硬幣的符號表徵意義不盡相同,稀有性造就其不凡。我們不妨想像一下幾年後金錢會以什麼模樣存在,是否交易的目的消失,還是能以另一種蒐藏的形式流傳下去。

會有這樣的懷想,是因為許多人都體認到,在全世界吶喊「去現金化」的浪潮下,金錢未來未必仍以傳統的紙鈔、硬幣形式存在,可能只是一串數字。此外,數位貨幣自比特幣(Bitcoin)開始,區塊鏈(BlockChain)的破壞式創新,預起將徹底改變金融業的基礎架構,由傳統的中心化,轉變為多中心化,到最後的去中心化,未來在物聯網及區塊鏈成熟後,可望發行電子貨幣,讓大至大企業、小至個人戶皆可透過帳聯網完成所有交易。未來的金錢也許是一串的數字,也許是一串的二進位碼,也許是我們現在根本想像不到的一種全新型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乘載比特幣交易的區塊鏈可以成為全球文明歷史記憶的雲端備援網絡.
乘載比特幣交易的區塊鏈可以成為全球文明歷史記憶的雲端備援網絡.

所以「沒有錢萬萬不能。」這句話還算話嗎。你指的如果是錢的「現金」意涵,這句話可能要改。我們可以沒有「現金」。但是如果指的是流動資産如存款帳戶,在可預見的未來,「錢」當然還在,但是風貌已經大異其趣。

是怎麼樣的面貌?讓我們翻開扉頁,錢來也,錢攏來了。看看「錢」從過去到現在的面貌轉化,或許可以揣想「錢」從現在到未來的可能變化。終於,談起錢,不再俗氣,感覺有點學問,非常有趣。

錢的歷史 (時報出版)
錢的歷史 (時報出版)

*本文選自時報出版的《錢的歷史》,作者劉奕成為中國信託銀行信用金融執行長。本書卡比爾‧賽加爾(Kabir Sehgal)畢業於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和倫敦政經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任職紐約市J.P.摩根公司,擔任新興市場證券部副總裁,也是美國海軍預備役軍官。他曾經效力某位總統參選人,負責撰寫演講稿,是外交關係協會會員。他是《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暢銷書作家,也曾獲拉丁葛萊美獎提名的製作人,曾以爵士樂貝斯手身分與葛萊美音樂獎得主同台演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