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老牌銀行積極擁抱新趨勢:機器人理財搶攻財管市場

2016-05-11 06:00

? 人氣

根據最近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資料,目前Betterment旗下總資產管理規模以及客戶帳戶人數,由2015年4月的22億美元資產、8.5萬名客戶帳戶,成長到2016年3月的39億美元資產和15萬名客戶,資產管理規模成長率為77%,管理帳戶成長率為76%。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另一家知名的機器人理財公司Wealthfront 的表現亦是不遑多讓,從2015年5月份23億美元的總資產管理規模和2.7萬名客戶帳戶,到2016年3月為止,旗下管理的資產為30億美元,管理帳戶為6.8萬名,資產管理規模成長率為30%,管理帳戶成長率大幅增加151%(詳見表)。

傳統的資產管理公司,包括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和先鋒(Vanguard),以及瑞銀集團(UB S)、美國銀行(BOA)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等華爾街老牌銀行也體會到這樣的威脅和機會,紛紛著手建立機器人理財服務,以在競爭激烈的財富管理領域獲得優勢。

美國華爾街股市
美國華爾街股市

台灣財富管理3個新機會

在台灣,傳統財富管理服務客群主要在高端富裕客群,提供服務的方式仍傾向以金融理財人員面對面的貴賓理財服務,對數量眾多且十分活躍的小資階層的理財服務則尚未重視。台灣人口結構逐漸趨向高齡化,千禧年後誕生的年輕人即將逐漸成為財富管理的新客層。

他們對理財知識的取得方式,以及期待得到的理財服務模式,幾乎與現在傳統模式不同。他們熟悉網路,善於使用網路搜尋所要的答案,他們甚至相信機器人告知的結果甚於理財專家所提供的建議。

因此,如何能夠了解這些新客層的需求,藉以發展出能夠吸引他們的服務,這將給予以機器人理財為推廣的財富管理機構很大拓展空間。

筆者認為機器人理財至少可以達到以下3個機會:

機會1:向下延伸客戶群,有效擴大財富管理需求者的規模。

機會2:提供成本低廉、符合網路新族群所要求快捷便利的財富管理行銷網絡。

機會3:推動小額資金的財富化,進一步豐富財富管理的功能。

積極投入或未來遭淘汰

筆者認為機器人理財是金融業的破壞式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也是現在與未來的金融從業人員不得不重視的事實。從華爾街老牌銀行積極著手機器人理財案例,從業人員若不能及早進行轉型、升級的準備,極有可能會在數位金融浪潮下滅頂。

一、是選擇忽略漠視這個趨勢,仍舊以發展傳統財富管理為主;

二、是選擇被動發展,緩步介入機器人理財服務,等到趨勢發展成熟時再決定是否全面介入;

三、是最積極者,於現在就主動評估現有傳統財富管理的規模與效益,規劃投入研發機器人理財的時程與預算、評估與優秀新創公司合作機會,運用科技進行創新服務轉型。筆者相信不同的選擇策略將會在短短的數年間,造就完全不同的發展與市場洗牌。

筆者公司從事機器人理財技術研發,以金融數據結合外部非結構性資料建立巨量資料庫,設計定性與定量分析模組,撰寫深度學習模組以修正及加深機器人學習經驗,最終建立可調整式預測演算法的機器人理財引擎。

隨著技術不斷成熟與市場認知加深,期待將會帶動更多台灣新創科技公司、更多金融機構選擇積極參與,一同把握台灣財富管理領域成長的新機會。

(表) 美國地區主要機器人理財顧問業者比較表

美國地區主要機器人理財顧問業者比較表
美國地區主要機器人理財顧問業者比較表

*作者為鉅資科技創辦人暨總經理,有20年以上國際金融科技公司高階主管的經歷。本文原刊《銀行家》雜誌,經同意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