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專訪布魯金斯學會副主席:民主的美國為何走向分裂,我們又該怎麼辦?

2019-04-02 12:40

? 人氣

韋斯特 :兩方都同意有很多美國人「被拋在後面」、掉隊了,沒有享受到全球化的經濟紅利,但對誰是應對此負責的始作俑者,有不同見解。保守派責怪政府,因此支持減稅和減少規管;自由派認為政府不是問題,而是華爾街金融業,收入不均,我們需要稅收政策來重新分配財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我家的討論也是這樣的。我的姐妹認為政府是問題所在,應減輕政府的角色;我和哥哥反對這個看法,認為主要的問題是收入不均。如果沒有消費者就沒有資本主義,人們需要有財富來花費。

特朗普與奧巴馬的俄羅斯娃娃玩偶
川普與歐巴馬的俄羅斯娃娃玩偶

BBC :你年輕一代的家人與你在布朗大學接觸到的學生,他們的政治觀念有什麼異同?政治分歧是否在年輕一代當中循壞?

韋斯特 :這正是現代美國的故事。我的外甥們還生活在俄亥俄郊區,價值觀偏保守。而大部分的布朗大學學生非常自由派,學校內部的調查顯示,77%自我認同為民主黨人或綠黨,只有5%支持共和黨。

BBC :你肯定聽說過這麼一個說法:如果一個人30歲以前不是左派,就沒有良心,如果超過30歲,還是左派,這人沒有頭腦。你怎麼看?

韋斯特 :這並不符合我的經歷。人們通常會說,當人年紀漸長,有了家庭、房產、貸款,就會在稅收政策偏向保守。但對我來說,那並不準確,因為稅收政策讓政府有收入,資助社會項目來幫助一般家庭。我很願意交稅,只要稅收是用在刀刃上。

柯林頓時期: 美國政治分裂的關鍵節點

BBC :在書中你寫道,如今的政治分裂並非川普創造的,柯林頓政府才是關鍵節點。為什麼?

韋斯特 :這本書是40年的政治歷史記錄。美國極化政治不是從川普時期開始的,很久之前就埋下了種子。

我認為柯林頓時期是分裂的關鍵節點。柯林頓接了雷根和老布希的班,他是第一位年輕一代的總統、60年代美國文化變革的產物,他是一個分裂歷史的人物。

有人喜歡他是一個年輕有活力的領袖;其他人對他的背景不以為然,認為他會給美國帶來壞影響。而柯林頓最終在橢圓辦公室跟莫妮卡·陸文斯基(Monica Lewinsky)發生婚外情,證實了後者的質疑:「他正是我之前猜想的那樣壞!」

我記得我的姐妹們當時勃然大怒,但在東海岸,人們認為柯林頓的確不應該做那樣的事,但這不代表他是個不稱職的總統。柯林頓的婚外情尤其激化了城市與郊區居民的政治分歧。

政治極化在接下來每一任總統任期內愈趨嚴重。911事件後,小布希下令美軍入侵伊拉克,這個決定使國家更分裂了。比如,我的學生們很不滿意他開啟了一場完全錯誤的戰爭;而我在俄亥俄的親戚全力支持總統,認為他在打擊恐怖主義。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