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銘專欄:羅馬尼亞也能養出獨角獸

2019-03-27 05:50

? 人氣

UiPath這隻留著東歐血液的獨角獸,是兩位羅馬尼亞創業家Daniel Dines (執行長)和Marius Tîrcă(技術長)於2005年在布加勒斯特所創立的。圖為位在布勒加斯特的羅馬尼亞人民宮。(圖/Dennis Jarvis@Flickr)

UiPath這隻留著東歐血液的獨角獸,是兩位羅馬尼亞創業家Daniel Dines (執行長)和Marius Tîrcă(技術長)於2005年在布加勒斯特所創立的。圖為位在布勒加斯特的羅馬尼亞人民宮。(圖/Dennis Jarvis@Flickr)

每次跟第一次見面的業界人士介紹我們Hardware Club總辦公室在巴黎,對方不外乎兩種反應,一種是眼睛一閃一閃亮晶晶地「巴黎?好浪漫!」,另一種是語帶詫異甚至是不懈的「巴黎?那裡有新創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管是哪一種,我都是同樣的微笑回應。

我是在達康泡沫年代進入業界工作的,當時的網路科技的確是環繞著矽谷在打轉,從帕洛奧圖往南到聖荷西,往東到米爾皮塔斯,創業家、風險資本家、MBA和投資銀行家開著二手車、休旅車、房車和保時捷東奔西跑,只有在上市路演和按鈴敲鐘時才會離開那個陽光普照、種著終年需要人工灌溉的棕櫚樹的方寸之地。

在那個時代,如果你做為一個風險資本家或者創業家,卻不在矽谷,人家第一個反應就像我文首提到的那樣——儘管亞馬遜是創立在西雅圖。

快轉二十年,今天世界的網路科技新創版圖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不只直接跳入移動網路世代的新興區域(中國、印度和東南亞)的獨角獸風起雲湧,老是被視為舊大陸的歐洲也先後出現取得巨大成功的網路新創,光是去年就有Spotify(斯德哥爾摩)和Adyen(阿姆斯特丹)兩家新創成功風光直接上市,沒有募半毛新資金就市值狂破百億美元。其他還在迅速成長的獨角獸包含N26(柏林)、Deliveroo(倫敦)、Transferwise(倫敦)、BlaBlaCar(巴黎)、Klarna(斯德哥爾摩)、Doctolib(巴黎)⋯⋯等,甚至連布里斯托都養出像Graphcore這樣的AI晶片獨角獸。

這波歐洲網路新創獨角獸的特徵,是他們並沒有集中於同一個國家或甚至城市(如前段文章我的標注所示),甚至創辦人也未必都是來自於新創所在的國家或城市,例如Deliveroo創辦人Will Shu是美國人,Transferwise創辦人Taavet Hinrikus則是愛沙尼亞人。投資他們的風險資本管理公司當然也不是僅局限於他們所在的國家和城市,Spotify上市前的股東表上擠滿了大量的美國重量級投資機構,身在到處都是晶片新創的矽谷的紅杉資本更是遠道而來布里斯托投資了Graphcore。

串流音樂平台Spotify概念是隨身聽。(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作者指出,Spotify上市前的股東表上擠滿了大量的美國重量級投資機構,身在到處都是晶片新創的矽谷的紅杉資本更是遠道而來布里斯托投資了Graphcore。(圖/城市美學新態度)

換句話說,儘管老派英格蘭人投票脫歐,儘管嬰兒潮的美國白人種族歧視反撲,走在時代最前端的新創卻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全球移動年代——我們Hardware Club總部是不是在矽谷,一點都不重要。

「但是不管是倫敦、柏林、阿姆斯特丹或巴黎都還是歐洲先進國家的大都會啊?」讀者中曾經搭過英航、漢莎航空、荷航和法航的自助旅行愛好者們可能會這樣反駁,那麼今天的專欄我就來就紹一個從羅馬尼亞長出來的獨角獸新創:UiPath

首先要知道的是,儘管蘇聯解體已經快三十年——是的,當年出生的嬰兒今年都已經跟劉德華一樣28歲了——儘管在2007年就加入歐盟,東臨黑海、人口近兩千萬人的這個巴爾幹半島大國仍然是一個相對貧窮的國家,人均GDP約為兩萬四千美元,比台灣的將近五萬美元少了一半還有找。

和其他前蘇聯國家一樣,繼承了高品質低成本的教育體系的羅馬尼亞,長年面臨優秀人才外流到歐盟其他國家的問題。我搬到歐洲的這七年來,在各大城市都認識了來自羅馬尼亞的朋友,每個人聊到自己的祖國就是一直搖頭,說實在太窮了,打死也不會回去。

在這樣的環境下,出現了UiPath這隻軟體獨角獸新創,歷史累積募資$448M,去年九月由紅衫資本和CapitalG(谷歌的成長基金)領投的C輪,將其估值拉升到$2.8B。

這隻留著東歐血液的獨角獸,是兩位羅馬尼亞創業家Daniel Dines (執行長)和Marius Tîrcă(技術長)於2005年在布加勒斯特所創立的。或許是在從蘇聯時代繼承下來的旁大冗雜官僚體系下長大的關係,他們決定開發一個軟體平台,把企業裡各種瑣碎的不同任務集中於其上,規劃流程、監督進度並產生報告。由於企業任務瑣碎的本質,UiPath開發了許多在幕後運作的「機器人」軟體,這些軟體會根據企業員工大方向的規劃,將剩餘的部分自動化補齊,讓員工可以專注在整體專案的核心任務。今天的UiPath產品當然也整合了人工智慧,能夠讓「機器人」更加具有完整認知地協助員工自動化專案流程,減少錯誤和意外,讓企業提升營運效率。

雖然產品價值是如此明確,但UiPath創辦之初走得非常辛苦,整整花了十年(!)才取得僅僅$1.6M的種子輪投資,領投的是德國最知名的早期投資風險資本公司Earlybird Venture Capital。我日前參加我們基金的LP之一、英國知名風險資本投資公司Draper Esprit的投資人年會時,Earlybird創辦合夥人Hendrik Brandis博士作為來賓講者,在台上就提到當年他們投資UiPath後的辛苦經驗。

「我們決定投資UiPath的時候已經有覺悟,知道做為一家總部在羅馬尼亞的新創,他們接下來募資會很辛苦——但我們沒想到其中辛苦會超越我們想像。投資後整整十八個月裡,我們帶著創辦人到處見我們的風險資本家朋友們,但就是沒有人願意領投下一輪。你們當中如果有人聽過創辦人當時的pitch,就知道我的意思。他們實在太不懂得解釋自己的科技,每次pitch完台下的人都想說這些傢伙是嗑了啥藥⋯⋯最後我們終於找到Accel領投A輪,接下來的就是歷史了。」

他所謂的「接下來就是歷史了」,指的是Accel於2017年4月領投$30M的A輪後,眼見公司業務成長迅速,不到一年馬上又領投高達$153M的B輪,並引入CapitalG和KPCB。爾後公司繼續高速成長,2018年9月完成了由CapitalG和紅杉資本共同領投的金額高達$265M的C輪,投後估值來到$2.8B。而根據最新的消息,不到半年內UiPath又已經在完成$400M的D輪募資,預計投後估值會抵達$7B。

所以也許業界人士真正該問我的問題不是「巴黎?那裡有新創嗎?」,而是「什麼?你們在布加勒斯特沒有投資過公司?」才對。

*作者為台灣大學電機畢業,在台灣、矽谷和巴黎從事IC設計超過十年,包含創業四年。在巴黎工作期間於HEC Paris取得MBA學位,轉進風險投資領域,現為Hardware Club合夥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建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