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規範比創新還忙?」Stellantis 主席坦言:歐洲車廠 1/4 工程人力只在搞法規

2025-06-20 11:52
「應對規範比創新還忙?」Stellantis 主席坦言:歐洲車廠 1/4 工程人力只在搞法規

對車廠工程團隊來說,開發一款全新車型本來就不容易,若目標市場是歐洲,那現階段的難度更是加倍。從排放、噪音到安全標準,歐盟在各項車輛規範上的嚴苛程度,在全球幾乎是數一數二,也讓開發成本與時間同步拉高。

Stellantis 董事長 John Elkann 開發新車型有超過 25% 的人力時間,都花在因應歐盟各種合規規定上。

 Stellantis 董事長 John Elkann 最近接受《Automotive News Europe》訪問時就語出驚人,表示目前集團旗下的工程師有超過 25% 的人力時間,都花在因應歐盟各種合規規定上,「這些並不會直接為車輛產品增加價值。」

而且照目前法規演進的趨勢來看,狀況可能只會愈來愈糟。Elkann 指出,到了 2030 年以前,歐洲市場的新車將必須符合超過 120 項全新法規,其中最具挑戰性的,就是碳排放限制。

歐盟訂下的標準是:2025 年到 2029 年期間,整體車款平均排放需壓低至 93.6g/km,已較前期降低 15%。更嚴格的是下一階段:2030 年至 2034 年平均需再降到 49.5g/km,2035 年起甚至不得銷售有排放的燃油車。以此推估,歐洲市場的新車將全面邁入零碳排未來。

在這波愈來愈緊縮的法規浪潮下,受衝擊的不僅是高性能跑車,連入門小車市場也正快速萎縮。Elkann 指出,為了應付法規所需的研發與生產成本拉高,使得平價小車的存在越來越困難。

以 2019 年為例,歐洲市場一年還能賣出超過 100 萬輛、售價低於 1.5 萬歐元的車款;但到了今天,這個數字卻縮水至僅剩 10 萬輛左右。像 VW up!、Skoda Citigo、SEAT Mii 等熟悉的小車陸續退場,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為了回應這樣的轉變,Elkann 認為歐盟應該效仿日本的做法,建立屬於自己的「E-Car 分級制度」,就像日本的 kei car(輕自動車)一樣。這類車款雖然小巧,但擁有明確的法規與稅制優惠,在日本新車市場的佔比甚至超過 40%。

其實不只 Stellantis,前 Renault 執行長 Luca de Meo 今年初也曾呼籲,歐洲市場需要更多輕量化的電動小車,「每天開著一台 2.5 噸重的電動車上下班,怎麼看都不環保。」

儘管市場上 Crossover 越來越受歡迎,但事實證明,小車依然有需求。以 Renault 旗下平價品牌 Dacia 為例,就靠著 Sandero、Duster 等入門車款,拿下超過 5% 的歐洲市佔率。即便是體型較大的 Bigster,也僅約 1,400 公斤(約 3,086 磅),算是輕量化代表。

現階段看來,法規所導致的造車成本拉高,反而可能讓更多人選擇繼續開舊車、不換新車,與電動化、低碳排的政策原意背道而馳。 (相關報導: 千匹七人座!Hennessey 再把 Cadillac Escalade-V 推向「公路飛彈」等級 更多文章

如果能在小車領域放寬部分規範,讓車廠在入門市場有更多彈性,或許才有機會平衡環保目標與大眾消費力。不過,以目前歐盟法規愈加嚴格的傾向來看,這樣的轉向,可能還要等上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