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喧囂城市之外,有一群人靜靜蹲下身子,為社區撈藻、鋪磚、修池,為土地與人們鋪出共好的未來。信義房屋持續以「社區一家」理念深耕台灣,今年夏天,從宜蘭蓁巷的湧泉池畔,到桃園和平的濕地陂塘,再到台中清水的社區巷弄,透過一場場行動、一磚一瓦的修築,為地方注入溫柔而堅定的力量。
自2004年啟動「社區一家」計畫、2007年組織志工隊以來,信義房屋已陪伴超過3,400個社區,持續透過實際行動落實企業社會責任。近期動員近80位志工前往宜蘭員山蓁巷社區,協助舉辦第一屆「湧泉嘉年華」,提前整備場地、清理生態池、鋪設步道,為活動營造友善環境。活動由獲得「社區一家楷模獎」的內城社區牽線,為信義房屋與蓁巷社區的首次合作。蓁巷社區發展協會執行長簡裕鴻表示,潑水節以水文化、水生態、水產業為主題,盼讓更多人認識蓁巷「水的故鄉」之美,信義志工提前進駐協助整地,別具意義。
信義房屋紅樹林淡金店經理林彥宏分享,志工們穿著蛙裝在池中清理水藻、鋪設步道,雖辛苦但收穫滿滿;三重五華店經理周偉仁也指出,信義志工行動不只是服務,更是向土地學習的過程,體現企業以人為本的精神。

另一批信義志工則走入桃園市楊梅區和平森林公園,在和平濕地生態協會指導下,修復陂塘、栽種原生水草,復育原生魚類棲地,實踐生態工法。信義房屋竹科介壽店執行協理王九思指出,志工赤腳鏟土、堆疊土包,體驗古法牛踏工法,深刻體會環境保育的不易;南平藝文店經理詹家杰則說,參與復育行動讓他意識到台灣原生植物與水域生態的珍貴,期盼未來有更多同仁參與。

此外,信義房屋「社區一家小旅行」也在台中清水登場,邀請「社區一家楷模獎」得主——台灣土也社區行動協會楊慧姿老師與團隊,帶領民眾走進在地風景,體驗樹下攀繩、攀樹活動,重新思考人與社區、自然的關係。
旅程中不僅有挑戰體能的互動遊戲,更有社區媽媽親手料理的午餐,分享在地炒米粉混冬粉、融合外省與閩南風味的辣椒醬,每一道菜背後都藏著生活與土地的記憶。楊慧姿表示,希望透過旅程與共學活動,讓民眾理解「社區」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與信任,好的社區不只是居所,更是彼此共舞、共生的生活場域。
信義房屋強調,「社區一家」不只是計畫名稱,而是實踐永續的生活提案。透過志工行動與小旅行,連結人、社區與自然,讓永續不只是口號,而是可以被看見、被感受的日常。
(相關報導:
連11年蟬聯模範生 信義房屋與台積電、台灣大並列公司治理評鑑前5%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