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 Model Y 的發展歷程可追溯至 2013 年,當時 Tesla 首度申請「Model Y」的商標,為未來產品布局埋下伏筆。直到 2019 年 3 月,Model Y 正式於美國亮相,成為品牌旗下定位於中型 SUV 的純電車型。2022 年 9 月,Model Y 正式登陸台灣市場,並以 Long Range 與 Performance 雙車型設定開賣。同年 11 月,Tesla 於台灣舉辦「全新篇章」活動,Model Y 與其他車型一同亮相。2023 年 11 月,台灣市場再引進更具價格競爭力的後驅車型,進一步擴大產品陣容。
本次試駕車款為小改款 Tesla Model Y Long Range 全輪驅動,建議售價為新臺幣 189.99 萬元起。
外觀:
●與舊款在多項尺寸上有明顯差異。車長達 4,790mm,比舊款多出 39mm,寬度則為 1,982mm,較舊款增加 61mm。
●導入品牌新世代語彙,風阻係數也自 Cd0.23 降至 Cd0.22。
●車頭更加平整圓滑,取消傳統廠徽,LED 頭燈組橫跨左右,下方搭配矩陣式燈源分離式頭燈組。
●保險桿上整合兩側氣簾造型以及中央進氣壩,同時加入前視攝影機。
●車尾採單一貫穿式尾燈,是同類產品中第一款間接反射式車身面板尾燈,取消原本廠徽並將「TESLA」字標整合其中,並將牌照框自尾門下移至保桿位置。
●5種烤漆:低調夜幕灰、純黑 (NT$37,500)、珍珠白 (NT$48,000)、烈焰紅 (NT$75,000)、Quicksilver 閃電 (NT$75,000)。
●輪圈:標配 19 吋 Crossflow 輪圈,LR 可加價升級 20 吋 Helix 2.0 輪圈。官方表示更新版的輪圈與輪胎套件可提供更平穩的駕駛體驗。
●官方表示重新設計的車身鑄件從 70 個零件減少至 1 個零件,以減少空隙。
●「Launch」首發限量款在尾門擁有專屬徽章飾板。
內裝:
●全新內裝設計,前方的木質飾板被織料材質取代;重新設計中央鞍座提供雙杯架與深層收納空間,亦整合無線充電板與前後座 USB-C 供電接口。
●顏色鋪陳:全黑色或黑/白雙色 (NT$37,500) 選擇。
●全新樣式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並以 TESLA 字樣取代廠徽。
●保留實體方向燈撥桿,造型也有變化,同時取消實體方向機柱式排檔撥桿並整合至螢幕之中。
●導入 4D 座艙雷達,前排車頂配有感應器,可判斷乘客身形/坐姿,並決定氣囊展開方式;若偵測到車內遺留孩童時,會自動啟動空調、降低車窗,必要時甚至會主動撥打緊急電話通報。
●新增環繞式 256 色氣氛燈、雙層降噪玻璃、隱藏式揚聲器、鍍銀隔熱全景天窗及雙前通風座椅。
●原先 15 吋中央螢幕升級為 15.4 吋,並改善連線能力可擴大手機鑰匙的作用範圍、提供更清晰的通話、更快速的行動網路和 Wi-Fi 連線。
●後排新增8吋觸控螢幕,乘客可使用媒體應用程式串流並且遊玩遊戲。
●後排座椅墊延長了 15 mm,為乘客提供更好的腿部支撐;另新增電動傾斜折疊平放。
●音響系統由原本的 9 顆標準揚聲器提升至 16 顆揚聲器,並額外搭載 1 顆低音喇叭。
●「Launch」首發限量款車門內側配置專屬迎賓燈樣式、迎賓踏板字標,內裝中央鞍座充電控制臺下方搭載「Launch」專屬字樣,中控臺、車室除使用「非動物麂皮黑色內裝」佈局之外,更搭配「豪華布紋飾件」踏墊等配件。
安全:
●標配基本版 Autopilot 自動駕駛輔助,包含自動輔助轉向和主動巡航定速。
●增強版 Autopilot 自動輔助駕駛 (NT$111,000):具備基本 Autopilot 自動駕駛功能,以及由駕駛人啟動的高速公路上下匝道、變化車道、超車過程中自動輔助駕駛功能、自動停車功能、基礎召喚和實際智慧召喚。
●FSD 全自動輔助駕駛 (NT$222,000):配備增強版 Autopilot 自動輔助駕駛 (EAP),此外在未來的更新中,車輛將能開往幾乎任何地方,駕駛無需過多的介入。
動力:
●RWD 車型採用單馬達配置,官方並未釋出實際性能數據,零百加速須時 5.9 秒,最高極速下修 201km/h,續航里程可達 517 公里,175kW 充電 15 分鐘內即可補充最高多達 238 公里的續航里程。
●Long Range全輪驅動車型採用雙馬達配置,加速僅需時 4.8 秒即可完成,續航里程則提升至 603 公里,250kW 充電 15 分鐘內即可補充最高多達 267 公里的續航里程;Launch 首發限量版加速縮短至 4.3 秒,續航里程調降至 581 公里。
●原廠表示通過更新的懸吊系統、輪圈與輪胎,乘坐時將更平穩更安靜。
外觀方面,新款 Tesla Model Y 迎來多項進化,不僅車身尺碼有所增長,車長提升至 4,790mm、車寬達 1,982mm,分別較前代增加 39mm 與 61mm,視覺比例更加寬闊穩重。設計語彙全面導入品牌新世代風格,並優化空氣力學,風阻係數進一步降至 Cd0.22,提升整體效率表現。車頭造型更為圓潤平滑,捨棄傳統廠徽,LED 燈組橫向延展於車頭,上方為日行燈,下方則配置具矩陣技術的分離式頭燈模組。前保桿整合中央進氣壩與兩側氣簾造型,並加入前視攝影鏡頭,突顯科技感與功能性。車尾則採用全新貫穿式尾燈,為同級中首度導入間接反射式設計,並以「TESLA」字樣取代原廠徽,牌照位置也自尾門下移至保險桿區域。烤漆提供五款選擇,包括基本的夜幕灰,與需額外付費的純黑、珍珠白、烈焰紅與 Quicksilver 閃電色等。輪圈標配為 19 吋 Crossflow 設計,Long Range 車型亦可升級至 20 吋 Helix 2.0 輪圈,並搭配優化的輪胎組合,以提升行路舒適性與穩定性。此外,車體結構進行大幅簡化,將原先約 70 個零件整合為單一鑄件,進一步強化製造精度與車體剛性。
設計語彙全面導入品牌新世代風格,並優化空氣力學,風阻係數進一步降至 Cd0.22,提升整體效率表現。
車頭造型更為圓潤平滑,捨棄傳統廠徽,LED 燈組橫向延展於車頭,上方為日行燈,下方則配置具矩陣技術的分離式頭燈模組。
前保桿整合中央進氣壩與兩側氣簾造型,並加入前視攝影鏡頭,突顯科技感與功能性。
車身尺碼有所增長,車長提升至 4,790mm、車寬達 1,982mm,分別較前代增加 39mm 與 61mm,視覺比例更加寬闊穩重。
本次試駕車選配有 20 吋 Helix 2.0 輪圈 (NT$75,000)。
車尾採用全新貫穿式尾燈,為同級中首度導入間接反射式設計,並以「TESLA」字樣取代原廠徽。
在內裝部分帶來全面升級,展現更高層次的科技質感與乘坐舒適性。整體座艙採用全新設計語言,原先中控前方的木質飾板改為織料材質,營造出更現代化的氛圍。中央鞍座經重新設計,提供雙杯架與深層儲物空間,同時整合無線充電板與前後座 USB-C 充電介面,機能性提升。車內配色提供全黑或黑白雙色選擇,後者需額外加價。方向盤換上全新三輻式樣式,以「TESLA」字樣取代傳統廠徽,整體風格更簡潔。維持實體方向燈撥桿,但取消排檔撥桿,改由中央螢幕操作,簡化駕駛介面。此外,新車也導入 4D 座艙雷達系統,透過車頂感應器判別乘客體型與坐姿,進而調整安全氣囊的展開邏輯,並具備偵測孩童遺留時的自動應變功能。舒適與科技配備亦同步升級,包括 256 色環繞氣氛燈、雙層隔音玻璃、隱藏式揚聲器、具鍍銀隔熱功能的全景天窗,以及雙前座通風座椅。中央觸控螢幕升級為 15.4 吋,並優化連線品質,提供更廣的手機鑰匙感應範圍與更穩定的無線連接。後排新增 8 吋觸控螢幕,支援影音串流與遊戲功能,乘坐體驗更為豐富。後座椅墊也延長 15mm,並加入電動傾斜與平放功能,進一步提升後排舒適度。音響系統從原先 9 喇叭升級為 16 喇叭配置,另加一具低音喇叭,提供更具臨場感的音效表現。
方向盤換上全新三輻式樣式,以「TESLA」字樣取代傳統廠徽,整體風格更簡潔。
維持實體方向燈撥桿,但取消排檔撥桿,改由中央螢幕操作,簡化駕駛介面。
中央觸控螢幕升級為 15.4 吋,並優化連線品質,提供更廣的手機鑰匙感應範圍與更穩定的無線連接。
原先中控前方的木質飾板改為織料材質,營造出更現代化的氛圍。
導入 256 色環繞氣氛燈,大幅增添整體視覺氛圍與乘坐感受。
中央鞍座經重新設計,提供雙杯架與深層儲物空間,機能性提升。
後座椅墊也延長 15mm,並加入電動傾斜與平放功能,進一步提升後排舒適度。
後排新增 8 吋觸控螢幕,支援影音串流與遊戲功能,乘坐體驗更為豐富。
行李箱提供 854 公升的置物空間,將後排傾倒後可提供至最高 2,138 公升。
安全方面,標準配備包含基本版 Autopilot 自動駕駛輔助系統,具備自動輔助轉向與主動巡航定速功能,能在特定條件下協助車輛維持車道與速度,減輕長途駕駛負擔。消費者亦可選配進階的增強版 Autopilot(加價 NT$111,000),進一步提供高速公路上下匝道引導、主動變換車道、超車輔助、自動停車,以及基礎與進階召喚功能,提升行車便利性與智慧化體驗。針對有更高自動化需求的用戶,亦可選購 FSD 全自動駕駛功能(NT$222,000),在既有增強版功能的基礎上,透過未來軟體更新,車輛將具備更全面的自動駕駛能力。
(相關報導:
【風汽車購車指南】120萬四驅車款推薦:四輪驅動不再貴得離譜!9款平價四輪傳動 SUV 完整評比 - 2025最新
|
更多文章
)
動力方面,Tesla Model Y 提供多種動力編成,滿足不同駕駛需求。入門的後驅車型採單馬達設計,雖未公布完整動力數據,但具備 5.9 秒完成 0 至 100 公里加速的實力,最高時速為 201 公里,續航里程可達 517 公里。支援最高 175kW 快速充電,僅需 15 分鐘即可補充最多約 238 公里的行駛距離。而進階的 Long Range 全輪驅動車型則採用雙馬達配置,動力表現更為強勁,0 至 100 公里加速縮短至 4.8 秒,續航里程也提升至 603 公里,支援高達 250kW 的充電效率,可在 15 分鐘內補充最多約 267 公里電量。而限量推出的 Launch 首發版本加速進一步壓縮至 4.3 秒,續航則為 581 公里,兼顧性能與日常實用性。此外,原廠針對新款 Model Y 的懸吊系統、輪圈與輪胎進行優化,提升乘坐的平穩性與靜肅性,帶來更舒適的駕乘體驗。
Long Range 全輪驅動車型搭載前後各單馬達配置,0 至 100 公里加速可在 4.8 秒達成,續航里程達 603 公里。
支援高達 250kW 的充電效率,可在 15 分鐘內補充最多約 267 公里電量。
實際駕駛小改款 Tesla Model Y Long Range 全輪驅動車型上路,感受最顯著的進步在於「行路性」的提升。即便配備 20 吋輪胎,壓過坑洞時的穩定性與紮實感已接近歐系豪華車水準,避震回彈處理更細膩,過往的顛簸與晃動感大幅改善。此外,NVH 表現明顯優化,四門隔音玻璃與底盤隔音強化後,車艙靜肅性提升,僅剩輪胎滾動噪音仍有微幅改善空間。動能回充系統新增「減弱模式」,貼近傳統油車的滑行慣性,剎車前段亦整合回充力道,使駕駛銜接更線性,對油車轉換用戶更友善。方向燈撥桿回歸中控,雖未完全復歸傳統設計,但操作直覺性尚可。全視覺輔助系統的車道辨識精準,360 度環景雖非無縫拼接,實用性仍足。
(相關報導:
【風汽車購車指南】120萬四驅車款推薦:四輪驅動不再貴得離譜!9款平價四輪傳動 SUV 完整評比 - 2025最新
|
更多文章
)
Tesla Model Y 此次改款展現品牌成熟的造車思維,在保留電動車核心優勢的同時,積極回應市場對行路質感與細節的要求。底盤調校與隔音工程的精進,已讓其具備與歐系豪華車抗衡的實力。對於追求空間、性能與科技整合的消費者而言,Model Y 在同級距中仍具高 CP 值,尤其傳統品牌同價位產品多屬小型SUV,智能化與續航表現亦難與之比擬。隨著品牌持續累積造車經驗,Model Y已逐步蛻變為更全面的電動車選擇,甚至讓原本對其持保留態度的駕駛者重新考慮。建議潛在買家親身體驗,尤其著重感受行路性與隔音的進化,或許會發現這已是一台超越期待的電動 S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