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白斑日──讓誤解止步,點亮斑斕之光 專家破除白斑症迷思 醫界多元治療方式助患者重拾自信 愛雅「遺憾的過去」,白斑症疾病大使演繹理

2025-06-06 10:23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白斑治療中心主任暨長庚紀念醫院皮膚部醫師黃昭瑜(左)、白斑症公益疾病大使愛雅(中)及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暨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皮膚部醫師趙曉秋(右)出席「斑斕之光.映照真我」2025世界白斑日暨治療指引發布記者會。

你是否曾在街頭或生活中注意過,有些人身上出現明顯的白色斑塊?也許你曾因此感到疑惑,甚至本能地保持距離。事實上,這種皮膚的色素脫失現象,就是所謂的「白斑症(Vitiligo)」。全球白斑症的盛行率約為1%至2%,在台灣同樣也有不少患者正面臨著這樣的挑戰。白斑症雖非傳染性疾病,但患者卻因皮膚外觀上的明顯改變,長期承受社會誤解與異樣眼光,甚至在求職、交友上遭遇困難,進而陷入自卑或孤立,嚴重影響心理健康與自我價值。

為紀念知名藝人「流行樂之王」Michael Jackson而訂立每年6月25日為「世界白斑日(World Vitiligo Day)」,透過其生命故事推動社會理解與支持白斑症患者。臺灣皮膚科醫學會今年亦正式發布最新的白斑臨床治療共識與照護指南,期望透過更明確的治療指引,協助醫療人員與病友共同提升治療成效與生活品質。此外學會為提升社會大眾對白斑症的正確認識,今年特別邀請藝人愛雅擔任公益疾病大使,透過親身演繹公益衛教短片《斑斕之光.夢想芭蕾》,用溫暖且鼓舞人心的方式傳遞理解與支持的重要性,鼓勵患者走出疾病的陰影,重新找到勇氣與自信。

臺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長趙曉秋表示,社會大眾對白斑症缺乏正確認知,導致許多病友時常在人際互動中受挫,甚至逐漸影響自我認同,面對生活產生難以言喻的壓力與困擾。為了協助病友更有效地面對白斑症,臺灣皮膚科醫學會響應2025世界白斑日,發布白斑臨床治療共識與照護指南,與國際治療標準接軌,提供臨床醫師統一且專業的治療依據,幫助提升整體照護品質。並且在治療共識之中,不僅是提供患者患部的治療方式指引,更提醒治療團隊也要注意患者因為白斑症帶來的心理負擔,透過身心兼備的醫療處置,讓病友獲得支持而重拾自信與希望。

破除白斑症迷思!醫揭常見誤解與最新治療趨勢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白斑治療中心主任黃昭瑜表示,社會上對白斑症仍存在許多需要釐清的觀念,例如認為患者不能吃牛奶、衛生素c,或擔心疾病會傳染與遺傳,也有不少人疑惑白斑症患者是否可以曬太陽。事實上,白斑症是一種非傳染性的自體免疫疾病,成因在於免疫系統異常攻擊自身皮膚黑色素細胞,導致皮膚特定區域色素缺失。適量的日曬有助於色素再生,但必須做好防曬措施,避免皮膚曬傷受損。且疾病並不會透過飲食或日常接觸傳染,雖可能合併其它自體免疫疾病如橋本氏甲狀腺發炎,圓禿等,但大部分不對健康構成威脅,因此推廣正確的疾病知識是協助患者的重要基礎。

黃昭瑜醫師進一步說明,任何年齡與族群皆可能罹患白斑症,其治療是長期的奮戰,除了「穩定」黑色素細胞破壞,避免擴散,還需要「修復」遭破壞的黑色素細胞,如果不小心錯過了早期治療,黑色素細胞破壞過於嚴重,色素即不容易透過藥物和光照修復,需要仰賴手術移植色素。由於皮膚是外顯的,因此白斑症最直接衝擊到的就是病人的社交關係與自信。 (相關報導: 天天洗頭,頭髮還是超油?皮膚科醫生曝關鍵:這4件事是油頭真兇 更多文章

目前臨床上已有多元的治療方式,包括照光治療、外用標靶藥物治療,以及全身性藥物治療、手術色素移植等。醫療團隊會根據患者的疾病進展、病灶範圍、病程穩定程度,以及患者個人對治療的接受度,量身規劃最適合的治療策略。此外,醫學界近年成功研發的新型外用標靶藥物即將引進台灣,期望提供患者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療選擇。黃昭瑜醫師特別強調,患者及早尋求『白斑門診』專業診斷及治療,能有效控制病情,改善外觀,進一步提升生活品質與自我信心。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