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放學就直奔墓園討生活「如果沒人死,我們就在這裡玩。」堪稱「孩童活地獄」的葉門

2019-03-26 10:40

? 人氣

身穿藍色條紋衫,哈瑪迪(Ahmed al-Hamadi)打著赤腳,從學校走到葉門首都沙那(Sanaa)一處墓園。他要討點活兒來做,讓家人有口飯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墓園裡荒煙蔓草,13歲的哈瑪迪還得撥開長草,才能清出眼前的路。小小肩膀拖來的幾加侖水夠他噴灑植物了,還有剩的,他就拿來洗去墓碑上厚厚的俗世塵土,好向墓主的家人收取微薄酬勞。

哈瑪迪告訴法新社:「我們通常會來這裡等送葬隊伍,找點活兒做。如果沒人死,我們就在這裡玩。」哈瑪迪是葉門數以百萬計為生活所苦,連學都上得有點勉強的小孩之一。經年戰亂、貧窮和疾病肆虐,讓這個阿拉伯世界最窮國家無力招架。

2015年3月26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聯軍替葉門總統哈迪(Abedrabbo Mansour Hadi)助陣,要將叛軍「青年運動」(Huthi)逐出葉門。葉門內戰變得更無法收拾,也引爆聯合國口中全球最嚴重的人道危機。

「青年運動」2014年叛變後,沙那落入叛軍手中,哈瑪迪算幸運的,他在沙那的學校還開放就讀,但爸爸失業後家裡就得靠他幫忙,他只得四處找活兒做,一開始先在街頭兜售,最後無計可施,只能轉往墓園討生活。

15歲的阿拉巴伊(Yasser al-Arbahi)也差不多,爸爸中風後,他暫時放下當醫師的夢想,到墓園找活兒做,幫忙家計。他的日子千篇一律:起床,上課到中午,午餐後轉往墓園。「如果有墓碑要洗,我會把它沖得乾乾淨淨。每個週五我都要確定水夠不夠,這樣才能賣給來掃墓的人家。」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Organization),葉門兒童勞動比例和人數都是阿拉伯世界之最。戰亂中受害最深的往往是孩童,女孩會被迫結婚,男孩則會被招攬為戰士。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2018年表示,葉門堪稱「孩童的活地獄」,高達8成未成年人需要援助。兒童基金會估算,葉門內戰進入第5年之際,大約有200萬孩童失學。

世界銀行(World Bank)則指出,2015年戰事升高之後,原已脆弱的葉門經濟萎縮5成以上,許多家庭別無選擇,只能讓小孩成為經濟來源,儘管他們的酬勞少得可憐,有時一個月才能賺到相當於幾美元。

3年前還是軍人的穆罕默德(Atiqa Mohammed)現在經營小雜貨店,但物資缺乏,她貨架空無一物的時候,多過有東西賣的時候。

3月一個下午,她趕走來店裡的孩子們,因為這裡沒有麵包,也沒有牛奶可賣。「戰爭吞噬一切,我要得不多,只要有麵包和茶就夠了,只要是正正當當的行業就好了。」

封面圖片僅為示意圖,非當事人

責任編輯/林安儒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