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經緯觀點:台灣人?中國人?身分認同的關鍵因素

2016-05-01 06:15

? 人氣

如果羨慕香港政府向居民派錢,或汶萊政府提供國民全額國外深造學費、生活費,台灣居民會希望自己是香港人或汶萊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福克蘭群島居民多次公投,選擇英國為主權國,不願做阿根廷國民;塞浦路斯臨近土耳其,但國民認同希臘文化單獨加入歐盟,甚至不接納在同一島國說土耳其語的北賽普勒斯居民,與阿根廷及土耳其的經濟實力及歷史文明有關。

選擇做台灣人還是中國人會受到現實實力(誰比較優秀)及利益(誰對我好)的影響而改變,過去如此,未來也如此。

群體力量

群體是東方文明的核心。社會階層、學問是集團的;合作、對抗也是群體的。群體概念培養出具團體特色的風格、品味、實力,及成員間團結、合作、犧牲的特質。

運用群體向心力及合作精神,提高整體力量,維護團體生存及發展。

但是過度重視群體利益,會不顧其它群體的生存、發展權利。用團體的力量與其它群體競爭,引發對抗、傷害其它群體的事件。

為了支持及袒護群體成員,可以將個人利害或是非置之不理。親情、友情、革命情感可以超越理性、法規。譬如說:不顧合理、公平原則,好處先給同一班底的親朋好友;罔顧客觀事實及是非,維護幫派成員的情面及利益。

有時為顯耀群體的優越感,或消滅其它團體的優勢,會挑釁、甚至踐踏其它團體的名譽及利益。對自身團體拼命吹捧,向對立團體拼命批評、指責。沒有建樹的負面攻擊,降低整體社會的價值。別人不好,不代表自己好。真有本事,要憑成果,不憑口水。

群體合作是大力量,群體對抗是大傷害。

群體價值觀的體現

春秋時期江南地區民生凋敝、文化落後,楚王自呼「蠻夷」。唐朝杜甫詩句還說:「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到了明清時期,江西臨川、江蘇蘇州/常州、浙江杭州已是狀元及進士之鄉。這些地區藉集體力量,由宗親會或公田收入出資,培植當地有潛力的優秀學子,讓他們在科舉考試中出頭,所以成績斐然。錢穆及何炳棣也都記載江南地傑出鄉親,提拔優秀後進不遺餘力,江浙地區曾是地方性官費留學最大方的地區,加上鹽商、錢莊縱橫全國,人才的培育及商業聯合,讓江南成為中國最富庶地區。

中國海軍統帥多半由天津幫及福州幫壟斷;煙草、棉花由山東幫把持;紡織、航運由上海幫把持,都是集合群體力量的體現。地方成員彼此間的團結、合作,匯集出一股更大的力量。群體成員互相幫助,利益均霑讓大家得利。

有些人喊著「我是台灣人」、「我愛台灣」卻看不到他們幫助台灣富強的具體作為。只聽見反對口號,卻不見正面目標及理想,及對台灣的實質付出、努力、及貢獻。「台灣優先」、「本土文化」需要有實質有效的行動及創造力作做後盾,不然形式、口號熱鬧之後,很快歸於無有。

多年前我送一位親戚出國加入非洲農耕隊,當時出國很難,可增廣見識又可以領美金工資。我一方面為他高興,也為他感到光榮,恭喜他可以「為國貢獻」。他的回答至今難忘:「我一直在貢獻國家,不是出國才開始貢獻」。多麼自豪有把握,不在理想,不在口號,而是實在又有把握的把自己投入實質建設。

*作者為管理博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