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經緯觀點:台灣人?中國人?身分認同的關鍵因素

2016-05-01 06:15

? 人氣

台灣人或中國人,你的身分認同是什麼?(資料照,陳明仁攝)

台灣人或中國人,你的身分認同是什麼?(資料照,陳明仁攝)

BBC在Facebook開了一個話題:你的身分和身分認同是什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人還是中國人?全球化與本土政治、宗教、文化和社會諸多因素相較量之下,如何給自己和別人的身份定位?

雖然身份認同因人而異,背後的階級制度及社會價值觀會影響身份認同的抉擇。

許倬雲院士在《中國古代文化特質》一書比較中國古代文化與古希臘文化,認為:「希臘的城邦(Polis)……是由下而上凝聚集合的政治與經濟的共同體」、「周代是封建網的層級結構……只有周天子有完整的主權」。東方的社會階級是從上到下,西方社會則從下往上組成。

他在《中西文明的對照》一書談到:中、西思維中國文化關心人在人間和宇宙的秩序,歐洲文化關心自然。東方偏重人際間關係,西方偏重人與自然之關係。

東西文化對階級制度及社會價值的觀點有根本上的差異,我們可以從這兩個面向探討為何有人選擇台灣人?另外有人選擇中國人?

社會階級認同差異

東方文化把人歸類到不同的階級族群:中國有天子、諸侯、公卿、士大夫、庶民;日本有皇族、華族(公卿、諸侯)、士族(家臣、藩士、武士)和平民四民之分;印度種姓制度有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及賤民。階級代表族群有尊卑高下之分,某群人比另一群人高貴、優秀。階級由世襲產生,階級高的後代,享受較好的資源及教育,更有機會比階級低的族群成功。

錢穆在《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裡面指出:「中國歷史上幹大事業的人物,盡寫成英雄性。好像中國歷史上一切好事、壞事,全都由這少數的幾個人幹出來。」中國歷史關注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背後功臣如商鞅、白起、霍去病、麒麟閣功臣、魏徵、淩煙閣功臣點綴而已。階級最高的人物,代表全體族群。

西方雖有皇家、貴族、平民之分,被人尊敬與否,還是偏重個人是否具備貴族精神及騎士精神及其成就,並非靠官位階級大小。亞歷山大、凱撒大帝、拿破崙固然為國家元首,但被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們自身的功勳及魅力,而非皇帝地位。俾斯麥宰相、威靈頓公爵、凱末爾將軍、丘吉爾首相都憑他們的建樹被國人認可,他們的名望超過當時君主而長留史冊。族群的高下由成就決定,而非世襲決定。

Jacques-Louis David 繪製的拿破崙畫像。(取自維基百科)
亞歷山大、凱撒大帝及拿破崙雖是國家元首,但為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們自身的功勳及魅力,而非皇帝地位。圖為Jacques-Louis David 繪製的拿破崙畫像。(取自維基百科)

隨著民主化的潮流,世襲階級制度似乎已經消失。然而一般人還會按照種族、性別、地域、學歷、官位、財富、名校、獎項、知名度、工作性質等刻板印象,將人歸類為不同族群。今天我們用世家、門第、出身及派別來形容出身優秀的族群,東方文化還是存在族群優越感意識。

西方則維持按品德及成就區別人的高下,雖仍存在狹隘的種族、性別、地域歧視,但有平權法案避免特定族群遭受負面傷害,以保障其基本權利及平等待遇。

社會價值觀差異

東方文化強調群體,西方偏重個人。錢穆說:「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學問是集團的……中國諸子百家的家,不指個人言。一個人不成家,家是和合性的,個人則是分別性的。」「西方做學問主要由個人來創造,文學家、史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等,這所謂「家」,指個人……是英雄主義。」

東方社會不看重個人價值,家庭、鄉里、國家的利益超過個人利益。為國家可以加入敢死隊犧牲個人、切腹自殺謝天皇維護群體榮譽。個人只是群體下的附屬品,一切以群體利益為重。

許倬雲認為:西方文化匯集了兩河流域、希臘和北非埃及文化,融入古代波斯瑣羅亞斯德教(拜火教、祆教)及第三世紀摩尼教(Manichaeism),313年由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李錫尼共頒《米蘭敕令》確立以基督教為主軸的西方思想文化。(《中西文明的對照》第三章 中西思想的分野)。

基督教全知、全能、全在的神是一切事物的本體,人由神所創造,具有神的形象及樣式(創世記 1:26)。人直接接受神的指引,也向神負責,人與人或父母與兒女之間不具備隸屬關係。人與人及自然間的關係,完全由神的權能決定;除神之外,沒有共屬關係。

雖然在50年代以後東方的群體感,及西方的宗教感都逐漸式微,漸漸由法治所取代。但是觀察東西方領袖,東方元首多半有派系支持,西方元首多半有基督信仰。

獨特的群體價值觀

東方社會強調群體價值,每一個群體有不同的對象及取向,形成不同的群體價值。個人依據血緣、地緣、語言、教育、流行、政治、宗教、文化等共同點,將自己歸屬於特定的族群。這些群體歸屬感有順序,並且層層相套。

群體通常有領袖謀求群體利益,成員也願意犧牲個人,換取群體最大利益。群體成員還可以再細分,成為團隊或小群體,越小的群體,成員接觸、互動越多,關係也越密切。相近的群體,彼此合作;對立的群體,彼此排斥、對抗。

譬如碰到白種人及亞裔我們會站在亞裔一邊;碰到釣魚台、南海主權爭議,我們都是中國人;碰到外交或護照簽證問題,就有中國、台灣差異。一聽到校友、相同眷區、同鄉立刻感覺親切;本省人、外省人、閩南人、客家人按生活習慣或語言產生認同感;北部、中部、南部、東部按活動範圍,形成地方特色。

群體認同會隨群體層級而變,身份認同的緊密程度也不相同。

支持或袒護群體成員

東方文化普遍認為群體價值優於個人價值,個人可為群體放棄個別利益。父母或子女可以為家人犧牲個人前途,換取家庭前途;國民可以為國家犧牲性命,換取國家生存。

群體成員與群體榮辱息息相關,個人成就會讓團體成員同感光榮;家裡出了一位敗家子,全家蒙羞;企業或政治班底有成員出問題,群體領袖需要出面解決。

顏清標的長子顏寬恒,及羅福助的兒子羅明旭和羅明才在參選期間,他們父親成為競選對手的攻擊焦點,參選人本身的經歷、政見被對手及選民模糊,選舉成了選群體不選人的活動。

西方社會比較不會將個人與家庭牽連在一起:柯林頓總統同母異父弟弟羅傑·柯林頓吸毒被捕與他無關;希拉蕊·柯林頓的弟弟休‧羅丹律師收受金錢,意圖安排罪犯獲得柯林頓特赦不成,也沒影響到希拉蕊聲譽;他們的獨女雀兒喜的岳父艾德·梅茲文斯基不但涉及緋聞,並且在國會議員及美國駐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大使任期之後,因31項重詐欺罪坐牢8年,並不影響他兒子與總統女兒的婚姻。在美國2016年選舉中,兩黨競爭對手沒有一位提及希拉蕊親友醜聞,如果真有競爭對手提及此事,會顯得低俗,被選民不恥,產生致命性負面影響,這是台灣選舉文化無法理解的事情。

20160226-smg0045-010-顏寬恒總質詢-陳明仁攝.jpg
在台灣,政二代們的家族背景難免落人話柄,似乎永遠脫離不了父執輩的影子。圖為立委顏寬恒(陳明仁攝)

俘虜是英雄還是狗熊?

東方社會看重群體價值,俘虜代表被敵人所勝,應該戰死,也不要讓團體蒙羞。西方社會認為個人把生命貢獻給團體,與敵人直接爭戰才被俘,顯示英勇不怕危險,值得欽佩。

東方認為個人只是棋子,只有團體利益,沒有個別價值;西方認為個人是全部,為團體不保留自我,情操崇高。東西方對俘虜的看法,凸顯群體價值與個人價值的差異。

選擇做台灣人還是中國人?

選擇做台灣人還是中國人,可以從階級情結及群體價值觀來分析。

東方人傾向與較優越的群體連結:如果看不起大陸人民,我寧可做台灣人。如果認為中國文明源遠流長,遠勝台灣文化,我會以中國人為榮。無論是否公開聲明,東方人心底存在群體尊卑高下的評價,與傳統社會階級情結有關。

認同也與成員間的緊密程度及福祉有關:家人利益與共,互動來往最密切,認同度通常最高。如果家人在大陸賺大錢寄給台灣家人,可能會認同做中國人。如果台灣人民不熟悉,也不關心大陸人民生活,不會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早期台灣生活比較艱困,有機會出國留學、賺美金,買舶來品毫不遲疑,美國外國學生人數,台灣留學生長年排名前兩名,人民對台灣認同度不高。現今台灣經濟起飛,日貨、美貨、歐洲貨都買得到、買得起,出國留學及工作人數及比例越來越少,對台灣認同也越來越高。

即或選擇做台灣人,碰到與自身利益攸關的事,心中會把自己利益置於台灣利益之先:垃圾場為何建到我家附近?高鐵車站為何離市中心那麼遠?電費、油價可否再降?捷運站最好在我家附近又聽不到噪音。

從前十大建設北迴鐵路項目,若由使用人數或投資效益,擴建西部多軌運輸比北迴鐵路來的合理。如果用選票決定,東部民眾必敗無疑;如果考慮城鄉發展、所得平均,西部居民需要犧牲自己利益,讓東部民眾有機會發展。要不要建北迴鐵路呢?愛台灣是愛所有台灣人?還是愛自己所住的地方?

如果羨慕香港政府向居民派錢,或汶萊政府提供國民全額國外深造學費、生活費,台灣居民會希望自己是香港人或汶萊人。

福克蘭群島居民多次公投,選擇英國為主權國,不願做阿根廷國民;塞浦路斯臨近土耳其,但國民認同希臘文化單獨加入歐盟,甚至不接納在同一島國說土耳其語的北賽普勒斯居民,與阿根廷及土耳其的經濟實力及歷史文明有關。

選擇做台灣人還是中國人會受到現實實力(誰比較優秀)及利益(誰對我好)的影響而改變,過去如此,未來也如此。

群體力量

群體是東方文明的核心。社會階層、學問是集團的;合作、對抗也是群體的。群體概念培養出具團體特色的風格、品味、實力,及成員間團結、合作、犧牲的特質。

運用群體向心力及合作精神,提高整體力量,維護團體生存及發展。

但是過度重視群體利益,會不顧其它群體的生存、發展權利。用團體的力量與其它群體競爭,引發對抗、傷害其它群體的事件。

為了支持及袒護群體成員,可以將個人利害或是非置之不理。親情、友情、革命情感可以超越理性、法規。譬如說:不顧合理、公平原則,好處先給同一班底的親朋好友;罔顧客觀事實及是非,維護幫派成員的情面及利益。

有時為顯耀群體的優越感,或消滅其它團體的優勢,會挑釁、甚至踐踏其它團體的名譽及利益。對自身團體拼命吹捧,向對立團體拼命批評、指責。沒有建樹的負面攻擊,降低整體社會的價值。別人不好,不代表自己好。真有本事,要憑成果,不憑口水。

群體合作是大力量,群體對抗是大傷害。

群體價值觀的體現

春秋時期江南地區民生凋敝、文化落後,楚王自呼「蠻夷」。唐朝杜甫詩句還說:「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到了明清時期,江西臨川、江蘇蘇州/常州、浙江杭州已是狀元及進士之鄉。這些地區藉集體力量,由宗親會或公田收入出資,培植當地有潛力的優秀學子,讓他們在科舉考試中出頭,所以成績斐然。錢穆及何炳棣也都記載江南地傑出鄉親,提拔優秀後進不遺餘力,江浙地區曾是地方性官費留學最大方的地區,加上鹽商、錢莊縱橫全國,人才的培育及商業聯合,讓江南成為中國最富庶地區。

中國海軍統帥多半由天津幫及福州幫壟斷;煙草、棉花由山東幫把持;紡織、航運由上海幫把持,都是集合群體力量的體現。地方成員彼此間的團結、合作,匯集出一股更大的力量。群體成員互相幫助,利益均霑讓大家得利。

有些人喊著「我是台灣人」、「我愛台灣」卻看不到他們幫助台灣富強的具體作為。只聽見反對口號,卻不見正面目標及理想,及對台灣的實質付出、努力、及貢獻。「台灣優先」、「本土文化」需要有實質有效的行動及創造力作做後盾,不然形式、口號熱鬧之後,很快歸於無有。

多年前我送一位親戚出國加入非洲農耕隊,當時出國很難,可增廣見識又可以領美金工資。我一方面為他高興,也為他感到光榮,恭喜他可以「為國貢獻」。他的回答至今難忘:「我一直在貢獻國家,不是出國才開始貢獻」。多麼自豪有把握,不在理想,不在口號,而是實在又有把握的把自己投入實質建設。

*作者為管理博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