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莎翁四百、女王九十、脫歐公投 英國的榮光與陰霾

2016-04-27 07:00

? 人氣

英國紀念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美聯社)

英國紀念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美聯社)

上個星期雖然有美國流行音樂界奇才「王子」(Prince)猝逝、北韓試射潛射彈道飛彈、全球175國代表簽署《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等重大事件,但國際社會的目光仍然聚焦在英國,有歷史的榮光,有當代的盛事,也有未來的陰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

先從歷史說起,西元1616年的4月23日,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突然過世,享年僅約52歲。因此今年的4月23日,正是莎翁逝世400周年紀念日(其實很多學者相信,莎翁的忌日就是他的生日)。從實體世界到網路世界,從舞台演出到行動裝置app,英國全國上下以各種方式來頌揚這位終身不曾出國、影響卻無遠弗屆的劇作家與詩人。

專演莎劇的環球劇院(美聯社)
專演莎劇的環球劇院(美聯社)

哈姆雷特、羅密歐與茱麗葉、李爾王、馬克白、威尼斯的商人、凱撒大帝、奧泰羅……莎翁創造出無數鮮活、複雜、深刻的人物和故事,37部劇本建構出一座人性、歷史與藝術的大觀園,除了偉大還是偉大,再怎麼頌揚都不為過,但最好的方式當然仍是演出。

環球劇院劇團在伊朗首都德黑蘭演出莎劇《哈姆雷特》(美聯社)
環球劇院劇團在伊朗首都德黑蘭演出莎劇《哈姆雷特》(美聯社)

莎翁嫡傳的倫敦環球劇院(Globe Theatre)劇團從2014年開始,先後巡迴全球197個國家演出《哈姆雷特》(Hamlet),兩年風塵僕僕30萬公里,光影足跡甚至遠至阿富汗、利比亞、南蘇丹、葉門、剛果民主共和國、中非共和國、敘利亞等兵凶戰危的國家。壯舉如斯,莎翁地下有知,亦當感佩。

伊莉莎白二世90歲華誕

把時間拉近一點,西元1926年的4月21日凌晨2點40分,一個小女孩誕生在倫敦梅費爾區(Mayfair)的一幢豪宅,取名「伊莉莎白」(Elizabeth)。今年的4月21日,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歡度90歲華誕。

伊莉莎白二世不但耄耋高壽,而且是歷史上第一位「9字頭」的英國君王,也是目前全世界最高齡的君王,截至生日當天已經登基2萬3451天,僅次於年紀比她小但登基比她早很多(不到20歲)的泰國國王蒲美蓬(Bhumibol Adulyadej)。她任內的第一位首相不是別人,就是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90歲華誕(美聯社)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90歲華誕(美聯社)

女王至今精神矍鑠、身體硬朗,去年一整年出席了177場公開官式活動,平均一個月趕15場。更難能可貴的是,儘管在位超過64年,女王在英國(與另外15個大英國協王國)子民的心目中依舊位望崇隆(不妨對照晚節不保的西班牙前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Ipsos-MORI這個月做的民調顯示,女王真的是越陳越香──她年紀越大,英國人越不希望她退位。10年前的英國人有65%支持君主制,如今更高達76%。

1997年8月31日凌晨,黛安娜王妃(Princess Diana)在巴黎車禍猝逝,女王乃至於整個王室的聲望、形象也一度重挫,人們普遍認為王室對不起黛安娜,生前死後都是如此。但是女王的「國母」形象畢竟深植人心,而且近年拜長(內)孫威廉王子成婚、第四代的小王子與小公主先後報到之賜,英國評論家認為,王室正進入一個「輝煌的時代」。

6月脫歐公投影響重大

王室如此,整個英國呢?恐怕就沒有那麼樂觀了。

女王九十華誕當天,倫敦迎來一位貴客:美國總統歐巴馬。這應該是歐巴馬卸任(2017年1月20日)之前的最後一趟英倫之旅,但與前四趟不同的是,歐巴馬此行除了鞏固美英「特殊關係」(Special Relationship)之外,還要充當說客:說服英國選民在今年6月23日的歷史性公投中,做出「正確的選擇」。

當天選票上的問題:英國應該繼續作為歐洲聯盟成員國,還是應該脫離歐洲聯盟?(Should the United Kingdom remain a member of the European Union or leave the European Union?)
兩個選項(畫X):□繼續作為歐洲聯盟成員國 □脫離歐洲聯盟

美國總統歐巴馬走訪專演莎劇的環球劇院(美聯社)
美國總統歐巴馬走訪專演莎劇的環球劇院(美聯社)

對於這場影響深遠的脫歐公投,美國總統當然希望英國選民選擇維持現狀、留在歐盟,讓美國對歐洲的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策略依循穩定的軌道繼續進行。4月23日,歐巴馬敦促英國留歐(Remain)的投書〈歐盟會讓英國更偉大〉登上《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

也是當然,英國的脫歐派(Leave,Brexit)對歐巴馬「公然干預英國內政」大感不滿,批評他對於英國因加入歐盟而犧牲主權的問題持雙重標準,因為美國對自家的主權可是一絲不苟。

還有人拿一樁小事大作文章:白宮橢圓形辦公室(Oval Office)原本有一座邱吉爾的半身像,歐巴馬上任後被移走,原因在於他的父親是肯亞人,出生時肯亞還是英國的殖民地,而邱吉爾曾經鎮壓肯亞的「毛毛起義」(Mau Mau Uprising)。由此可見歐巴馬是歷來「最反英」的美國總統。

女王夫婦與歐巴馬伉儷(美聯社)
女王夫婦與歐巴馬伉儷(美聯社)

英國脫歐派對歐巴馬的撻伐,其實多少反映了他們自身的焦慮。近來國際社會反對英國脫歐的聲浪高漲,焦點集中在經濟、財政、貿易領域,讓脫歐派疲於應戰。

歐巴馬訪英之前,8位美國財政部前任部長聯名投書《泰晤士報》(The Times),指出脫歐將削弱英國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動搖倫敦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說,脫歐將為英國與歐洲帶來嚴峻挑戰。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總裁卡尼(Mark Carney)也認為,脫歐將威脅英國經濟成長、導致英鎊大幅貶值。英國財政部更算出具體數字:一旦脫歐,英國的GDP在2030年之前將萎縮6%,相當於每戶人家資產失血4300英鎊(新台幣20.6萬元)。

面對這些悲觀描繪的陰霾,脫歐派指控留歐派使用「恐嚇策略」,把選民當成聽了鬼故事會害怕的小朋友。他們聲稱脫歐完全不會影響英國與歐洲其他國家的貿易,甚至會因為擺脫歐盟的法規管制而更能施展身手。只不過,這種說法實在太一廂情願。

另一方面,脫歐陣營也強打移民議題,訴諸本國藍領階級的反移民情結;並繼續強調主權議題,來挑動民族主義情緒。目前看來,脫歐派在「反移民、爭主權」的論述上還能維持一定的動能與聲勢。

現在距離6月23日還有8周時間,兩大陣營都將全力以赴、精兵盡出。英國將會留在歐盟運作體系的既定軌道?還是分道揚鑣走上一條充滿變數的新路?相關各方都已做好兩種版本的因應策略,拭目以待。但無論結果如何,可以確定的是,英國偉大的文化遺產將繼續滋養人類,而伊莉莎白二世女王也將繼續樹立歷史典範,代議民主普世風行,但君主立憲江河不廢。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