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曾活力綻放,卻提早凋零的「太陽花」

2019-03-22 06:00

? 人氣

對比當時的如日中天,現下對於「太陽花」的印象,其爭議性不斷上升。「太陽花」是否已經摔下神壇,這尚待後人論斷。(資料照,林瑞慶攝)

對比當時的如日中天,現下對於「太陽花」的印象,其爭議性不斷上升。「太陽花」是否已經摔下神壇,這尚待後人論斷。(資料照,林瑞慶攝)

逐漸被淡忘的「太陽花」

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一般被認為是我國近十年來最重要的社會運動。當年的「太陽花」旋風席捲全臺,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壯年族群紛紛集結於青島東路,舉著「終結黑箱」、「拒簽服貿」等標語,向馬英九政府發出怒吼。「太陽花」對我國社會的影響力確實不容小覷,它是自2011年開始的反核電遊行與2013年洪仲丘事件等接二連三社會運動的能量累積。在政治上,「太陽花」一舉顛覆了原屬於國民黨的執政優勢,使藍營在當年年底的大選上遭受毀滅性挫敗,隨後又二度丟失執政權。「太陽花」也讓藍綠陣營重新認識到社群網絡與青年世代的重要,政治人物愈加重視網路經營,也相繼出台青年政策,就怕不得年經人的心。然而,若「太陽花」的歷史定位看似如此重要,到了2019年,其影響力是否仍延續至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華民意研究協會於2019年3月15日發布「318太陽花學運五週年」網路調查民調。其中最有趣的是,經過了五年,對「太陽花」給予正面評價的民眾仍有46.1%,而抱持負面評價的民眾卻也有46.5%,顯示「太陽花」在老百姓的心中是毀譽參半的。對比當時的如日中天,現下對於「太陽花」的印象,其爭議性不斷上升。「太陽花」是否已經摔下神壇,這尚待後人論斷。但「太陽花」的後續影響力確實不如預期般的持久,而本文認為具體有三項原因:

學運明星光環不在

如前段所提,「太陽花」是自2010年以降,雨後春筍般的社會運動風潮之結晶。「太陽花」的領袖人物如陳為廷、林飛帆、黃國昌等人,在2012年的反媒體壟斷運動中就已相當活躍。而順應「太陽花」之勢而起的政黨-時代力量,現任黨主席邱顯智則多次扮演運動者的義務律師;立委洪慈庸則是發跡於洪仲丘事件。這些標竿人物多半出自於民間,同時擁有偉大的理想性和積極的行動能力,對民眾有很強的號召能力,頗有克裡斯瑪(charisma)的特質。

20140410-SMG0019-115-學生佔領立法院最後一天,林飛帆與陳為廷步出議場及立法院。(余志偉攝)
學生佔領立法院最後一天,林飛帆與陳為廷步出議場及立法院。(資料照,余志偉攝)

不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當學運明星們踏上政治舞台,進入凶險的肉食叢林,一舉一動都會被放大檢視,五花八門的花邊新聞也跟著冒出來。2014年12月,在陳為廷宣布參選苗栗縣立委之際,媒體揭露其曾涉入多起的性騷擾事件,受害者陸續出面指控,迫使陳宣布退出選舉。2015年10月,號稱「太陽花女神」的劉喬安捲入性交易疑雲,隨後被判刑定讞。儘管劉喬安並不是「太陽花」的主導者,但她與學運標籤的連結過深,對「太陽花」又是一記重擊。

無關性別意識的開放程度,陳、劉等人的行徑都確實為台灣社會所不容,支持者也無從辯護。2016年10月再度爆發王年愷事件,桃色糾紛再起,「太陽花」份子的形象再度受挫,運動的形象又蒙上一層更深的陰影。而形象仍算乾淨的林飛帆,選擇在2017年遠走英國,攻讀學位,短暫消失在鎂光燈前。因此,「太陽花」在普羅大眾中的觀感,已經打上很大的問號。

進步價值全面退卻

這點的評論較為事後諸葛。

蔡英文在選前多次為性別平權、反核等議題發聲,政府也以實際政策支持。執政者對人權的捍衛,實屬當然,筆者也給予蔡英文極高的肯定。但蔡政府在外交政策、民生經濟上的無力,卻成為守舊保守勢力攻擊的軟肋。施政成績低落導致2018年11月九合一大選的結果,由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遭逢台灣選舉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敗,全國總得票落後國民黨近120萬票。台灣社會雖然講究多元、開放,大多數民眾對性別議題多採包容態度,對同志的性向選舉也給予尊重。可是在保守勢力(當然包含國民黨在內)的操作之下,百姓將公投案化作對中央政府的不信任票,導致性別平權等進步價值觀受到嚴重打擊。

20180828-下一代幸福聯盟(簡稱「幸福盟」)今(28)日上午正式將198萬2100份「愛家公投」連署書送交中央選舉委員會。反同婚公投。(下一代幸福聯盟提供)
在保守勢力(當然包含國民黨在內)的操作之下,百姓將公投案化作對中央政府的不信任票,導致性別平權等進步價值觀受到嚴重打擊。(資料照,下福聯盟提供)

「太陽花」首要的目標是抗議政府黑箱,因此倡導人權、公民參政、政治透明等先進理念。蔡英文的崛起也是依靠著這股氛圍,成為進步價值的代言人,一路扶搖直上登大位。然而,蔡英文的民調垮台絕對不是一夕而成,從2016年上位的兩年間,民眾對她的滿意度直線下降。這可以合理解釋:民眾對蔡英文和造就她的「太陽花」,逐漸產生了更多的不信任感。民眾在兩年間愈加不願意支持蔡英文(以及她背後代表的進步價值),也可能開始收回原本對「太陽花」的肯定。民進黨現今的窘境,多少代表著台灣守舊勢力的崛起,更是進步價值退卻的危機,也是「太陽花」開始被淡忘的原因。

政客的此起彼落

「太陽花」學運是個十足的Kingmaker,除了給予2016年蔡英文很大的助攻以外,在運動間得利最多的恐怕是現任台北市市長柯文哲。接續上段,在現階段民調數字仍低迷的情況下,蔡英文的政治生命恐怕所剩無幾,還能夠繼承進步價值的人物,只剩下目前2020年總統選舉中呼聲最高的柯文哲。

而筆者認為,柯文哲堪稱台灣近二十年來最具敏銳度的政治人物,他準確掌握民心脈動,抓牢進步價值的取捨。早在2015年8月,柯文哲就已經嗅到了台灣人民對兩岸關係平穩的渴望,而提出「兩岸一家親」的論述;在2018年10月,大選投票前夕,柯文哲雖然支持同婚、尊重性別平權,但他察覺到多數民眾(在保守勢力的鼓譟下)對公投案的諸多疑慮,對性別議題開始語帶保留。在進步價值退卻的同時,志不僅於此的柯文哲,理所當然地,嘗試避過風頭浪尖,遑論再提「太陽花」了。可是,柯文哲拒絕傳統政治文化,強調其素人形象,不僅迎合台灣多數民眾厭倦政黨政治的胃口,恰好也是「太陽花」講求的理念之一。柯文哲高超的政治手腕,將「太陽花」的最大能量納為己用。

不過,最巧妙的一點是-支持「太陽花」的死忠族群,其實早已對柯文哲失望透頂,而柯也並未有積極爭取他們支持的舉動。是否柯文哲已判斷「太陽花」在台灣大多數民眾的心中已無舉足輕重?這是否也代表著「太陽花」的政治能量已燃燒殆盡?一切不言而喻。

20190320-台北市長柯文哲訪美之旅第三天,行程來到白宮,與國防部與國安會官員會晤。(取自柯文哲臉書)
台北市長柯文哲。(資料照,取自柯文哲臉書)

結論:太陽花究竟改變了什麼?

「太陽花」當年聲勢浩大,一度形成全島大串連,參與群眾已經不限於學生,而是來社會各階層人民的投入。論及規模與造成的社會衝擊,「太陽花」確實是我國民主化以來最大的社會運動,堪比1990年的野百合學運。當年的「野百合」成功迫使國民黨政府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解散素有「萬年國會」之稱的國民代表大會。而「太陽花」造就了什麼?其主要四大訴求-退回服貿、兩岸協議監督法制化、先立法再審查服貿、召開公民憲政會議,除了服貿確實沒有通過以外,其餘沒有一項是真正達成的。何況民進黨執政已經兩年了,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仍躺在角落,憲政會議也沒有個譜。民眾看到的,只是民進黨上台以後,林全簽署的第二份公文,就是行政院對「太陽花」學運份子的撤告。

作為現代化民主國家的公民,筆者肯定「太陽花」的精神,也認同「公民不服從」的行動展現。「太陽花」的吶喊確實是因應我國政黨政治、代議政治文化下的不足,不僅有理,更是鏗鏘有力。但是,「太陽花」的影響延續力,走的卻不如預期的遠,感情誹聞、進步價值退卻、政治人物的興衰等要素,一而再、再而三的減損「太陽花」的價值。民進黨憑藉著「太陽花」而起,卻沒有抓穩時代脈絡、體察實地民情,淪為「文青治國」。民進黨最終只得與「太陽花」切割,在五年後的今天,已不再提及運動,默默重拾「經濟才是硬道理」的方針。蔡英文還能走多久?民進黨又該如何面對現下的頹勢?值得後續觀察。

*作者曾任國立政治大學校長特別助理、台灣政治學會執行秘書、台灣北部大專院校學生自治聯合協會秘書長。現為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生、黨革青發起人之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