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學運專訪》一場社運必有「首謀」?魏揚再談323攻佔行政院的始末與「未完待續」

2019-03-23 09:30

? 人氣

20181225-民間司改會「合議庭心證偏頗,律師團聲請迴避~反黑箱服貿案義務律師團記者會」,圖左二為律師尤伯祥,左三為學運被告魏揚。(蔡親傑攝)
魏揚(左三)認為,在323行政院事件的司法訴訟中,他們不斷在法庭上強調,這是公民不服從和抵抗權,但當社會和法院都認為,一個社會運動發起,必定會有一個首謀。(資料照,蔡親傑攝)

講到司法訴訟過程中的心理壓力,魏揚說到,許多323行政院事件被告的民眾,的確因為這個案件在生活中產生壓力,「在心理和經濟的壓力下,不是所有判有罪的人都有上訴,加上自訴的當事人,因為他們的傷害沒有在法庭上被肯定,在過程中不斷被二次傷害」,但魏揚也提到對他來說,323行政院事件司法訴訟歷經五年,對他來說已成為生活上的一部分,而參與社會運動本來就有要訴訟的心理準備,魏揚笑著說,「三一八後最熟的捷運站是小南門站」(按:捷運小南門站是離臺北地方法院最近的捷運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講到司法訴訟,魏揚也分享道,「印象深刻,以前看法庭劇Legal High覺得很嗨,但實際上的法庭攻防超boring」(按:《Legal High》為有關法律攻防的日本電視劇,臺灣譯為《王牌大律師》),魏揚提到,感覺法庭上許多程序就是行禮如儀,似乎法官、檢方那邊實際上劇本都寫好了,當事人與律師團現場再努力說什麼也沒有什麼改變,法官也有他的心證,且每次開庭前的記者會,再多講什麼,媒體也不會去多報導什麼,「每一次每一次很用力去講述這件事,實際上大家都會累」,魏揚也評論道,「這個案子在整個社會上關注度是很悲觀的」。

「法官也是挺看風向的」,魏揚說原本去年年底大選前,323行政院事件這一案就要宣判了,那時候都覺得終於要有結果了,於是也找許多人來觀審,沒想到只是一個準備程序,沒多久就結束,最後進度又拖到大選之後,魏揚不禁說,「法官做了很多基於自己心證的調查、自己想要回答的問題,用他的職權去調度」。

201704010-太陽花學運佔領行政院案10日宣判,涉案人魏揚等至北院聽判後,於院外召開記者會。(顏麟宇攝)
魏揚(中)提到,感覺法庭上許多程序就是行禮如儀,似乎法官、檢方那邊實際上劇本都寫好了,當事人與律師團現場再努力說什麼也沒有什麼改變。(資料照,顏麟宇攝)

分析2018大選保守勢力崛起 

對於2018年底民進黨慘敗,魏揚認為可以跟318運動前的社會狀態去比較,「條件A、B、C如果是某事件的條件,這些東西都構成這個東西的生成因素,但同樣再出現A、B、C時,不一定會再次導向那個事件」,魏揚認為臺灣現在的社會條件跟318運動前十分相似,人民普遍對代議政治不信任,也感受到貧富差距,但魏揚說道,「這幾年我們在318後誤判了局勢,以為歷史是線性的,那時候大家都覺得國民黨爬不起來了;但當你在浪頭上你很難看到浪頭是持續的趨勢,還是重複的波長或鐘擺,那只是其中一個鋒口而已」,一邊講到這個嚴肅的話題,咖啡廳內的貓咪跳上了桌上,魏揚開心的說「有貓咪!」

魏揚回過頭來,又繼續說道,不只是臺灣,全世界許多國家都面臨民粹,不信任體制,不信任既存的傳統大黨,受到人民歡迎的政治人物是非典型的(例如:川普、韓國瑜等),魏揚認為人民對於傳統的政治感到厭倦,這也會指向進步價值,而只要有會講一些直話特質,或者訴諸直接民主變成政治議題的設定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