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綠能緩不濟急、空汙缺電一直飆出,小英能源議題只能防守

2019-03-13 15:30

? 人氣

參加反核團體的集會,李遠哲只能重申碳排與暖化的嚴重性。(柯承惠攝)

參加反核團體的集會,李遠哲只能重申碳排與暖化的嚴重性。(柯承惠攝)

福島核災八周年當天,由台灣環保聯盟舉辦的民間能源會議,在高喊著「反核救台灣」、「反核就是反獨裁」的口號中拉開序幕。在以核養綠與重啟核四公投案發起人黃士修每一個質疑與發問下,反核運動民主前輩的吶喊顯得徒呼負負,無法回答能源轉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國民黨官僚以「民間」為號發聲

馬英九基金會、長風基金會及台灣環保聯盟等團體,接連兩天舉辦的「民間能源會議」在爭吵衝突中落幕。公投衝高能源議題的討論度,藍綠兩陣營針鋒相對,前行政院長江宜樺更以「如果公投無效,就用民主的選票來修正錯誤的政策」,將能源議題提高到二○二○年總統大選的對決戰場。

台灣的四座核電廠陸續在仍未解嚴的一九七○至八○年代間興建。程序上,核電廠選址未經與居民討論;性質上,核能做為集中式的能源,也與現在的去中心潮流不符。反核運動也始終與國民黨站在對立面,環保聯盟等反核團體也曾於一九九八、二○○九與一五年召開「民間能源會議」,獲得社會關注。

如今,擁核方與反核方已攻守易位,同樣持反核立場的民進黨政府也被壓著打。最明顯的是,國民黨前朝的總統、行政院長及內閣成員舉辦的能源會議也使用「民間」一詞,結合了擁核公投後壯大的民間保守勢力與欲角逐總統大位的黨內大老,頻頻向卡在能源轉型中還未找到出路的總統蔡英文叫板。

與執政黨立場相近的反核團體則難施拳腳,也陷人兩難──若全權同意政府設定的能源轉型目標又像是替官方背書,但若發聲異議又會被看成反核陣營鬧分裂,讓擁核方可趁虛而入,挑起民間對再生能源的不信任,藉機將空汙受害者的風險轉嫁到核電廠附近居民身上。

馬英九提「一綠二核三氣四煤」

當民進黨第二次執政,面對空汙與用電的實質壓力,空洞的口號已不具號召力,反核不能再只是「神主牌」,必須落實成理性計算的結果,並回應再生能源發展中所遇到的質疑。

但前來參與反核團體民間會議的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除了重申碳排與暖化的嚴重性之外,僅以「世代交接」作結。

相較之下,另一廂的前總統馬英九則提出「一綠(一○%)、二核(二○%)、三氣(三○%)與四煤(四○%)」的配比建議,強調這是「夠、穩、廉、潔」的解方,儘管錯將局部電力供需配置不當的問題解釋為整體供電不足,卻也簡潔有力地回應了民眾的焦慮。

「我們同意改變,但這個時間是不是太倉促了?」與馬英九同場的工業總會副理事長林明儒與商業總會副理事長許舒博雖是企業代表,質疑非核家園規畫時程過於急促。他們屢屢以家中冷氣不能開、電燈不能亮為例,精準道出市井小民的感受。根據台綜院的民調,若以供電穩定為前提,將有七二.三%民眾支持非核家園。

不見再生能源前景,只好擁抱核能

堅信核能百分之百安全的仍是少數,大部分民眾看不到再生能源發展的前景與信心,只好擁抱「以核養綠」。經濟部自公投後的官方回應,大篇幅地圍繞在核能安全、經費與程序問題打轉。綠能同時做為非核減煤的解方卻甚少被提及,不穩定、不成熟、浪費錢的印象持續盤旋在民眾腦海中。

公投後,鬆綁的能源轉型時程又讓民眾感覺缺乏計畫:政府如何逐步減煤、如何回應台商回流的用電需求、如何使電價合理化……這些問題沒有被解決,復辟核能與燃煤的「以核養綠」、「核能減煤」或「重啟核四」就成為最終的想像與答案。

在各地方政府拒收的情況下,燃料池幾乎被燃料棒插滿了。(林瑞慶攝)
在各地方政府拒收的情況下,燃料池幾乎被燃料棒插滿了。(林瑞慶攝)

核廢料沒人收,怎麼等待未來?

不管是哪個機構的民調,都顯示若無法妥善處置核廢料,將降低民眾支持核電廠延役或重啟的意願。馬英九直接回應:「科技不斷進步,過去無法處理不代表現在仍舊無法處理。」擁核方的說法是,未來可以透過再處理技術,減少其體積至原來的5%,並可回收其中90%可利用的元素,繼續發電。

不過,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表示,台灣不僅尚未取得該技術,當前乾貯設施無法獲得地方政府支持,以致無法興建或啟用,不論是室內與室外貯存都有問題,且反應爐內用過燃料棒無法退出更換,燃料池又幾乎插滿,造成電廠延役的路被堵死。(李佳穎)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佳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