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成名首要靠人脈,創意是其次?一篇研究發現藝術圈最現實真相

2019-03-13 10:07

? 人氣

1961 年,赫赫有名的畢卡索出席 80 歲大壽回顧展。(圖片來源:Keystone-France/Gamma-Keystone via Getty Images)

1961 年,赫赫有名的畢卡索出席 80 歲大壽回顧展。(圖片來源:Keystone-France/Gamma-Keystone via Getty Images)

藝術家要立身揚名,究竟是靠得天獨厚的藝術天賦,還是堅持不懈的後天努力?答案可能兩者皆非。哥倫比亞大學以 20 世紀初的先鋒藝術為研究對象,透過數據量化分析證明,藝術家揚名的先決條件,其實是圈中人脈夠廣博,作品出眾與否並非關鍵。有不少別具匠心的藝術家,為人過於特立獨行,結果終其一生都沒沒無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創意與名氣不成正比?

網上藝術平台 Artsy 報道,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在 2012 年曾舉辦抽象藝術展,名為 Inventing Abstraction: 1910–1925。內容講述逾 80 名 20 世紀初先鋒藝術家,如何擺脫描繪現實的再現性藝術(representational art)傳統,開創抽象藝術新潮流。其中有展板勾勒出藝術家錯綜複雜的關係圖,享負盛名的畢卡索(Pablo Picasso)和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位處關係的中心。

任職 MoMA 編輯兼內容策略部總監的 Leah Dickerman,當年負責策展,正是得到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 Paul Ingram 幫助,得以譜出藝術家之間的關係。有了上述經驗和基礎,Paul Ingram 與巴黎高等商業研究學院(HEC Paris)助理教授 Mitali Banerjee 合作,進一步研究這些藝術家的創意和社交,如何影響其知名度。研究成果於 2018 年發表成學術論文。

這項研究縮窄調查範圍,只針對 1910 至 1925 年美國及法國藝術圈子內,90 名推動抽象藝術運動的先鋒藝術家。研究人員嘗試把藝術家的知名度、社交網絡和創意量化,如透過 Google 資料數據庫,統計各藝術家名字在法文及英文媒體出現的次數,以計算藝術家在公眾層面的知名度。

論文重組 90 名藝術家的複雜關係圖。(圖片來源:The Jerome A. Chazen Institute for Global Business)
論文重組 90 名藝術家的複雜關係圖。(圖片來源:The Jerome A. Chazen Institute for Global Business)

至於藝術家圈內的社交網絡,研究則借用 MoMA 策展成果,背後主要以藝術家的傳記、書信等,以確定他們之間的關係。創意向來都被視為沒有客觀標準,研究人員卻嘗試拿過千幅抽象藝術作品,比較 19 世紀畫作,以判斷每幅作品有多大原創性,加以 4 名藝術史家的評分輔助。

經過複雜的運算比對,研究得出的結論認為,藝術家在行內關係才是揚名關鍵,有別於「創意成就名氣」的常識認知。不少電腦和藝術史家判定為創意十足的藝術家,在公眾層面上竟然寂寂無名,反映創意與名氣不成正比,兩者沒有必然關係。

親戚關係亦非成名保證

論文嘗試以 Vanessa Bell 和 Suzanne Duchamp 兩位女性藝術家為例。她們不算是家喻戶曉的名字,但在文藝圈內同樣有名聲顯赫的親戚 —— Vanessa 是女性主義先鋒作家吳爾芙(Virginia Woolf)的姐姐,Suzanne 是達達主義旗手杜象(Marcel Duchamp)的妹妹。這些關係讓她們順利出道,二人的創意又被評為旗鼓相當,但 Vanessa 最終在知名度卻略勝一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