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族自治先覺:《吹過島嶼的歌》選摘(1)

2019-03-17 05:10

? 人氣

說著一口流利日語的高一生也是部落與外界的稱職中介者,經常成為來台學者田野的得力助手。他曾在一九二七年間,協助俄國語言學者聶夫斯基(N. A.Nevskij)的研究工作,幫助他翻譯、調查特富野的部落語言及口傳文學,最後寫成專書《臺灣鄒族語典》出版。一九四三年,日本民族音樂學者黑澤隆朝來台進行歌謠踏查工作,總督府向各地蕃社駐在所下達指令,協助安排錄音演出人員與曲目。時任達邦駐在所巡查的高一生便在這樣的機緣下,擔任黑澤鄒語歌謠採集的隨行人員,在錄音前用風琴來為族人彩排,並將錄音曲目的鄒語翻譯為日語,妻子湯川春子也在錄音人員之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42年,在日治政府「皇民化運動」的催化下,許多原住民族人帶著滿腔效忠天皇的熱血,加入高砂義勇隊,走上南洋戰爭的沙場。憑藉高一生接受日人教化培植的經歷,和他所掌握的職位,應當在此時擔任鼓勵從軍的角色,然而他卻極力阻止族人參與高砂義勇隊。他十分明瞭,投入戰爭將導致大量族人傷亡,對於原先人口就不多的鄒族而言,必定是一大傷害,更會減緩區域現代化的速度。

妨礙日本徵兵的行為,引發駐在所主管的憤怒。高一生被處罰在青年道場神壇前面壁思過一整夜,可是他心裡惦記著鄒族人的未來,仍深信自己做出正確的決定。無奈僅是日本政府政策執行者的他,無法扭轉政策的走向;每每到高雄軍港領回族人殉難的骨灰,他總無法止住淚水,只能在酒和春子的陪伴下,咀嚼被殖民的苦楚。

高一生雖是一位鄒族人,卻擁有日式的現代思想;雖是部落各個層面的菁英領袖,卻也是日治政府的「理蕃之友」。身為殖民者與部落族人間的橋樑,他的許多決定和作為想必都歷經一番拉扯,沒有能夠以一貫之的解方,而必須在不同路線間擺盪,試圖在時代浪潮中為鄒族人覓得立足之地。他所創作的歌謠或許正是他理想中那方天地的隱喻──以日本風格的現代曲調,吟唱鄒族的文化與根。

20190307-《吹過島嶼的歌》封面。(允晨出版提供)
吹過島嶼的歌》書封。(允晨出版提供)

*作者為政大阿拉伯語文學系畢業,高中時加入社團台灣文化隊,現為自由編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