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鴻源觀點:誰還給陳文成公道?

2019-03-10 07:10

? 人氣

平心而論,陳文成事件對台灣民主運動有其不可抹滅的貢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除了其正義與勇敢外,幸好他也是美國名校教授,所以事件發生後,有其任教學校幫他仗義執言,讓此事件成為國際矚目的大事,加上後來的江南案,讓小蔣從此斷了家天下的思維,也才有日後台灣的解嚴與民主化。如果沒有解嚴,台大不要說有選舉的民主化,連學術自由也沒有,否則發生於1970年代的台大哲學系事件怎麼說?今日台大校長之所以能民選,台大學生會長不再是由國民黨指派,誰說不是陳文成的功勞?台大師生可知飲水思源?

2017年,哈佛大學校長德魯·福斯特(Drew Faust)向新生致辭。她認為大學教育的意義在於對真理的追求,保持多樣性是追求真理的重要前提;教育的目標是確保學生能辨別有人在胡說八道

反觀我們各級學校有如此做嗎?為何師生繼續將國民黨黨歌當國歌唱而不提出質疑?為何獨裁者銅像可以大辣辣擺在校門口而不提出批判?為何有許多知識份子居然被一些不學無術的「大師」或「禪師」騙財或騙色?為何許多民眾會喜歡一些「選前只會空口說大話、選後卻沒半撇」的政客呢?

1993至2013年任耶魯大學校長的理查德·萊文(R.C.Levin)曾說過:「如果一個學生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居然擁有了某種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是耶魯教育最大的失敗。大學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批判性獨立思考的能力,自由地發揮個人潛質,自由地選擇學習方向,不為功利所累,為生命的成長確定方向,為社會、為人類的進步做出貢獻,這才是萊文心目中耶魯教育的目的。」

《大學之理念》的作者約翰·紐曼(J.H.Newman)也說:「大學教育的目標是使一個人對自己的觀點和判斷有清醒和自覺的認識,能切中要害看清世界的本來面目,解開思緒的亂麻,撇開無關的細節,識破似是而非的詭辯,這樣的教育,才能讓人勝任任何職位,駕輕就熟地精通任何學科。」

由以上三位學者的看法可知,大學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標,並非在如何評鑑教授或學生的論文是否發表在哪一期刊或每年要有多少篇論文,而是師生是否具備正義感、道德勇氣與辨別是非的能力。陳文成正是具有以上特質的人,所以才會不顧個人安危,為台灣的自由、民主與人權仗義執言,並揭穿獨裁者「親民、愛民」的假面具。

反觀我們大學的教育目標,表面上說得冠冕堂皇,但其實只是灌輸半生不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以便學生畢業後能順利就業,至於人格、品性與操守等則在其次,以致日前有位研究生將外校女生鎖在宿舍內性侵,不久前有許多國立大學教授常假公濟私,到處兼職兼課圖利自己,日前更有位嘉中英文老師在考卷上自創「englishit」羞辱蔡總統,這樣的學生即使很會讀書與考試,教授很會做研究,老師很會教書,但不知禮義廉恥又何用?遺憾的是,近年來,有不少台大師生正是如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