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健銘專文:亢奮之後的懸念與憂慮

2019-03-09 05:50

? 人氣

2018年10之13日,馬來西亞前副總理安華(Anwar Ibrahim,左)贏得國會議員補選,未來有可能接下馬哈地(Mahathir Mohamad,右)的總理寶座(AP)
2018年10之13日,馬來西亞前副總理安華(Anwar Ibrahim,左)贏得國會議員補選,接下馬哈地(Mahathir Mohamad,右)的總理寶座(AP)

五、2008年之後:馬來西亞在邁向新的國家構建之路?

2013年,反對黨聯盟民聯再下一城,不單繼續承接 2008年大選佳績﹑令執政黨聯盟國陣無法取得國會三 份之二議席,更甚至令國陣全國得票首次不過半。可 以說,當時較能強調淡化族群差異的民聯,與較強調 「馬來人至上」的巫統形成鮮明反差,其戰績也就在 於令兩線制進一步成形,馬來西亞的政治競爭因而變 得更成熟健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此後的2015年是馬國政治發展史裡的另一重 要轉捩點。在2013年大選取得佳績後,民聯內部因 意見不合而分裂。2015年6月,作為民聯三大組成黨 之一的伊斯蘭黨,宣佈與華人反對黨民主行動黨斷 交,然後另一民聯組成黨人民公正黨宣佈民聯瓦解。

同月,伊斯蘭黨內的開明派被排擠,繼而另立國家誠 信黨。同年9月,人民公正黨﹑民主行動黨與國家誠 信黨另立新的反對黨聯盟「希望聯盟」(希盟)。 民聯內訌瓦解,一度令民眾重新支持以巫統為首的 執政黨聯盟。在2016年大港(Sungai Besar)與江沙 (Kuala Kangsar)兩場補選中,執政黨聯盟仍能取得 大勝。至2018年4月,國際媒體路透社仍在報導文章 Explainer:Why scandal-hit Najib is expected to win Malaysia's election預測,前首相納吉領導的巫統政府 會順利連任。

事後回望,民聯瓦解其實對馬國政治發展意義深遠, 原因是伊斯蘭黨離開反對黨聯盟之後,既逆轉2004 年大選後伊斯蘭黨改以溫和種族政治立場與其他反對 黨結盟的策略﹑令伊斯蘭黨重新以較激進馬來民族主 義路線競選,亦削弱了反對黨聯盟的馬來選民支持基 礎,令希盟因而有誘因與前首相馬哈迪乃至他創立的 土著團結黨結盟。上文疑問,這次馬來西亞歷史性變 天,是為亞洲民主進程帶來新曙光,還是為馬國政治 歷史構築新迷宮?2018年馬來西亞變天前的政治版 塊變動,其實可引伸兩個更具體的問題:第一,前首 相馬哈迪與反對黨聯盟破天荒結盟,是否會為馬國未來民主進程提供更多助力?第二,在馬國變天案例之中,我們應從何角度展望馬國未來民主路發展?

思考民主化:關於本書內容結構

研究民主化,不外乎幾個進路:第一,研究政治制度,考 察權力分佈與制衡,政府與社會關係是其中一個考察關注點; 第二,研究選舉生態,考察選舉規例﹑政黨功能與競選策略﹑ 選民投票意向﹑選區如何被劃分﹑選後新內閣如何組成等;第 三,研究外在因素的政治影響,這些因素包括:殖民遺產﹑大國政治﹑國際聯繫﹑環球經濟危機與思想傳播等;第四,研究 共同體構建方式的政治影響,這個研究進路認為,民主發展的 起點,離不開「誰是民」這個問題,權力與資源分配方式往往 會取決於這個問題的答案。研究政治思想史的學者Margaret Canovan 所著的 Nationhood and Political Theory ,是有關這 種民主發展觀頗具代表性的參考著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