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年代,那些台灣電影在這裏不能上映:《冷戰光影》選摘:(1)

2019-03-10 05:20

? 人氣

1970年代的電影分級討論其實也是因應國際間的形勢,戰後一代在歐美社會逐漸成熟,而電影内容也開始為年青一代主導,是以催生不少衝擊傳統家庭倫理以至男女道德關係的影片。眾所周知,美國好莱塢自1930年代在天主教的壓力下,電影製作厲行「海斯守則」(Hays Code) , 直到1968年 Hays Code 才被美國電影協會 (MPAA) 分級制度取代,而港英政府能夠緊扣國際形勢,在1970年代對電影分級制進行討論,可惜民意歸民意,新的電影分級檢查法令要到了1987年才在殖民地貫徹執行,這又反映出英殖官員的長官意志,在體現新的社會需求和實行新的措施時,就會傾向保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作者在本書中充分映從紥實的檔案史料爬梳中,研究者可以如何還原歷史的部分真像,配合有關文化檔案和文本研究,來釐清電影史以至文化史的脈落。作者的研究架構,又可能引領讀者作更多的思考,到底在冷戰思維下的電影文化政治,在冷戰後期及後冷戰時期是否已告一段落? 1981年,台灣導演王童的《假如我是真的》在香港遭到禁映,同年,白景瑞的《皇天后土》只在香港上演一天就馬上被撤下。《假如我是真的》描述文革之後官僚特權、走後門等荒謬情況,該片被香港政府禁映,恐其「可能被用來當作宣傳片」而且「不符合香港利益」。《皇天后土》描寫文革批鬥暴力,影片以包含「政治宣傳」和「破壞與鄰近地區關係」為由而被政府禁映。1989年六四事件發生後,筆者最記得的就是兩部台灣的禁片在香港忽然解封,因而趁機可以跟大學同學到影院觀看。兩套原在1981年被禁的台灣反共電影,為何在1989年六四事件發生後不久即批准在香港公映?這還需政府開放更多的機密文件,才可查出真相。此外,本書的研究方法可以作出抛磚引玉的示範效果,特別是當代社會政治文化中,「審查」(censorship) 的意義和機制就更形複雑,已經不限於一時一地的政府長官自上以下的政策所為,在全球化經濟和網絡通訊無遠弗屆的今日,國際大商賈掌控大量的文化資本和網絡訊息及數據等,言論及藝術表達自由同時可以受制於商業利益,大商賈與政府的關係又是千絲萬縷,研究者可能要從政府允許開放的檔案資料外,發掘其他的當代資源,進一步思考文化制約與審查這個歷久常新的命題。

20190304-《冷戰光影:地緣政治下的香港電影審查史》立體書封。(圖/季風帶出版)
《冷戰光影:地緣政治下的香港電影審查史》立體書封。(圖/季風帶出版)

*本文作者吳國坤為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副教授。本文選自《冷戰光影:地緣政治下的香港電影審查史》(李淑敏著,台灣季風帶出版)推薦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