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人物

專訪捷克資訊戰專家》專制政權找代理人當傳聲筒 立法規範透明化有助大眾認清「假新聞」

捷克資安專家楊達(Jakub Janda)(簡恒宇攝)

資訊戰已是專制政權對民主國家發動的戰略之一,透過長期散布不實資訊,在大選等重要時刻達成目的,而捷克智庫「歐洲觀點」安全政策中心主任楊雅嚳接受《風傳媒》專訪時直言,中國近年來在歐洲同樣展開資訊戰,且透過聘僱會當地語言的知名人士或前政府官員,作為中國代理人進行遊說,而立法讓代理人身分及資金來源透明化,有助大眾辨別資訊真實性。

現任歐洲觀點智庫(European Values Think-Tank)董事的楊雅嚳(Jakub Janda),也是智庫安全政策中心主任,以及關注俄羅斯破壞行為的「克里姆林觀察」(Kremlin Watch)計畫負責人,還是美國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固定撰稿人。另外,楊雅嚳曾任捷克內政部「外國勢力影響力」議題的諮詢專家,也擔任過捷克前眾議員、眾院安全委員會成員赫拉德(Rudolf Chlad)幕僚。

資訊戰打法:長期找代理人布局,短期主攻特定議題

楊雅嚳表示,任何專制政權發動資訊戰,都有長期和短期2種模式,長期即是要改變當地輿論態度,接著帶動社會運動,以達到政治目的。他指出,專制政權想要干預他國民主選舉時,會動員已布局好的代理人,「有時會為支持的候選人傳遞正面資訊,但大多時候是針對不青睞的候選人,散布其負面資訊......而中國在歐洲也進行長期資訊戰,且愈來愈具有侵略性」。

「短期的資訊戰則是主打特定議題,像是針對5G網路」,楊雅嚳說,若中國政府或中國大使是唯一對話窗口,很難說服歐洲民眾,因此中國聘僱會當地語言的知名人士、當地前政府官員或熟悉當地社會者,作為中國的傳聲筒,「捷克在過去4、5年間,或多或少都可見到此情況,中國藉由代理人間接操控機構團體,讓他們為中國發聲」。

2016年3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度訪問捷克,與捷克總統澤曼會面(資料照,AP)

可能是意識形態!當外國代理人不一定為了錢

楊雅嚳直言,藉由會當地語言和熟悉當地文化的人進行資訊戰,對專制政權來說事半功倍,「不過部分人為專制政權做這些事並非為了錢,而是因為意識形態,像是厭惡自己國家的政府,寧可幫專制政權工作,而當代理人也是一直模式」。他表示,中國採取和俄羅斯相似的手法進行資訊戰,且同個機構有多個名字,而他認為,立法規範外國代理人,因為知道誰是幕後主使者符合大眾利益。

「誰發送這些資訊?誰提供資金?還有這些網絡都做什麼?這些都可能是惡意行為者,可能是中國,可能是俄羅斯或其他行為者」,楊雅嚳強調,有些人或許因為意識形態而不願認同專制政權發動資訊戰,且透過民主討論讓大眾認清不實資訊有難度,但深信這是重要途徑,因此透明度成為一大關鍵,「我認為每個民主國家都應有規範外國代理人的法律」。

英國資料分析公司「劍橋分析」利用社群平台與數位工具,操縱民意與輿論,最後成功將川普送進白宮(美聯社)

歐洲聚焦隱私權 未來一定要規範外國代理人

楊雅嚳以美國1938年通過的《外國代理人登記法》(Foreign Agents Registration Act, FARA),以及澳洲2018年通過的《外國影響力透明法》(Foreign Influence Transparency Scheme Act)為例,讓外國代理人的行為透明化,而歐洲目前聚焦於隱私權,禁止社群平台蒐集用戶資料,因為這些個資可能被轉售到專制政權手中,用來進行政治操作,「我認為透明度和隱私權是根基」。

不過楊雅嚳坦言,任何法律都可能遭到濫用,只是規範外國代理人,是為了讓幕後資金具透明度,「我想這是正確方法......對民主政權來說,可能也是好的方法......揭露有多少骯髒資金來自腐敗政權」。至於捷克是否有類似法規?楊雅嚳表示,目前尚未有外國代理人法規,但有針對外國干預而制定的政策,「我想未來包括捷克在內的歐洲國家,必須要有一套這樣的法規」。

喜歡這篇文章嗎?

簡恒宇喝杯咖啡,

告訴他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我要發風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關鍵字:

熱門新聞

今日精選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

您也可能喜歡這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