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志銘「埏埴以為畫」 用毅力與時間換得璀璨斑斕

2017-11-16 17:26

? 人氣

「埏埴以為畫」陶藝家謝志銘即日起在新竹市文化局竹軒畫廊展出樂彩柴燒茶碗創作展。(圖/方詠騰攝)

「埏埴以為畫」陶藝家謝志銘即日起在新竹市文化局竹軒畫廊展出樂彩柴燒茶碗創作展。(圖/方詠騰攝)

長期投身藝術創作及教育領域的謝志銘老師,12年前接觸到手拉坏後,就與陶藝結下不解之緣!每件「柴燒」作品須經過五天四夜的窯燒,謝志銘經常守著柴窯攝氏1,240度的高溫,不斷地連續投入柴火,他卻甘之若飴悠然自處,用毅力與時間換得的結果,也讓謝志銘的生活陶作品,更顯出璀璨斑斕,光澤暈染的視覺效果,極為獨特。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埏埴以為畫—謝志銘樂彩柴燒茶碗創作展」即日起在新竹市文化局竹軒畫廊展出,64件透過長時間、高溫淬鍊渾然天成的柴燒作品,古樸內斂、唯美精湛,展現出藝術家的陶藝技巧及生活哲學。

經日與高溫柴窯為伍 毅力與時間換得璀璨斑斕

12年前,謝志銘偶然與家人出遊時接觸到手拉坏,從此與陶藝成為生命共同體,尤其,對陶藝技術中,最困難而耗時的「柴燒」領域產生強大的共鳴。他說,現代人工作繁忙,生活步調急促,常忘了留給自己與周邊的人一個暫緩的空間。

謝志銘堅持以手的溫度,親手製作茶碗、水杯、茶壺等生活器皿,提醒不要忘記早期農業社會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純粹生活裡,人與人相互關懷、緊密互助的溫暖景象。

謝志銘以研讀道家經論的經驗,將陶藝視為生活,生活視為修行。(圖/方詠騰攝)
謝志銘以研讀道家經論的經驗,將陶藝視為生活,生活視為修行。(圖/方詠騰攝)

以自身研讀道家經論的經驗,謝志銘談到「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的哲理,並將此作為創作的初衷,將陶藝視為生活,生活視為修行。他更常常一個人深入苗栗與新竹一帶的山上,找尋台灣最乾淨的土,燒製獨特陶土比例的初胚。

對謝志銘而言,每件作品皆是一種創作生命的展現,清楚記載著潛藏內心的喜、怒、哀、樂。使「樂彩柴燒」的生活器皿,除欣賞、收藏使用外,同時也深富「一碗一世界」的禪意。

此次展覽匯聚謝志銘老師十幾年來的創作,件件作品有如一張張美麗、生動的畫布,陶土中的微量元素,在高溫的煉製中遇上落灰,宛如冬季雪花、秋季楓葉、春夏細雨,為陶土表面增添一抹抹意外、卻自然的筆觸。謝志銘不經意透露,這些落灰產生的效果,除了增加陶品的美感外,更具有遠紅外線功能,能讓品茗的茶湯,更加地柔順甘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