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文化上用錢的態度,代表全國的文化素養!讓臺灣汗顏的德國的文化政策

2015-10-04 10:00

? 人氣

在柏林御林廣場(Gendarmenmarkt)的一次管絃樂團露天演出(圖/GünterSteffen@flickr)

在柏林御林廣場(Gendarmenmarkt)的一次管絃樂團露天演出(圖/GünterSteffen@flickr)

九月底,又到了許多藝文團體摩拳擦掌,準備投遞申請文化部或國藝會補助的時節。「文化政策」好像是很生硬的詞,感覺只有那些官員決策才需要煩惱這些事,但你知道嗎?一個國家的文化政策執行方式,裡面常常會暗藏著這個地方的特色和更深度的價值觀喔!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談到「錢」往往是文化人最欲拒還迎的問題,大家對於「文化」更是個曖昧的課題,而追查政府在文化上用錢的態度、方法卻最能表現出該國的底蘊和全體人民對「文化這檔事」的想法。做為歐盟中首屈一指的德國,它的文化政策卻有著濃濃的「地方意識」。

(圖/ MITOSettembreMusica@flickr)
政府補助對於管弦樂團有很大的幫助(圖/ MITOSettembreMusica@flickr)

德國藝文政策的濃濃地方味

德國人口大約是台灣的四倍(約八千九百萬人口),土地是台灣的十倍大。在音樂方面的贊助中,來自政府的補助就佔了總額的六成至八成五。在2011年出版的資訊中,2006年時政府的文化總額約在79億歐元,其中關於音樂類的項目就佔了30%。

與其他歐洲國家的文化政策不同,並不由國家層級負擔。德國的補助主力是由各州、城市的地方政府,所以,聯邦政府在補助中佔的份額最少,在音樂類裡只佔了一成,州政府佔了近四成,城市級政府單位負擔最多,約佔總數的五成五左右。

這樣的方式其實與德國早期的政治形式有關,和他中央集權的鄰居--法國不同。現在最為人熟悉、有著新天鵝堡的南德巴伐利亞州、慕尼黑就是親王的自治領地之一。所以自古以來,地方的勢力總是大過中央。各個親王自治的領地、市民自主的城邦整個統一起來,變成像現在這樣也只是一百多年前的事。


在德國紹恩朵夫(Schorndorf)的城市節慶中的舞蹈演出(圖/Rob124@flickr)

這些城邦的議會、政府因為市民的熱情,贊助著這些城市裡的樂團、劇院、音樂廳,然後再由這些場館來推展當地各自的文化活動。我們熟知的各大樂團,像是最早在萊比錫的布商大廈管絃樂團、到現在最有名的柏林愛樂、和不久之前曾來台灣演出的巴伐利亞交響樂團,主要都是接受著市議會的支持,來維持他們的營運所需。

這樣由州、城市政府為主贊助的方式,限制了中央的直接挹注,聯邦政府只扮演著規範的角色。這樣將運用文化經費的權力,下放到親近人民的端口,也讓德國各地方的藝文活動因為各城、各州彼此相互的競爭,篩選出能被地方認同的精神和水準,結果就呈現出各個地方辨識度高、豐富且風格強烈的文化特色。

全文詳:〈Public and Private Funding of Music in Germany〉- Michael Söndermann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欣音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