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暴力現場,是讓家暴的遺傳基因滋長的場所

2018-08-16 16:51

? 人氣

家庭是每個人成長中必定會接觸的地方,不論是好與壞都是一輩子的影響。當隨著年齡成長後,新的家庭可能會是一個轉變的契機,也可能會是另一個牢籠的開始。在很多家庭中,不合宜的管教方式可能是家族裡流傳下來的傳統及束縛,傷人的父母往往過去也曾經是受傷的孩子,如果我們可以看清楚家庭系統中的來龍去脈,會讓我們更能諒解這些曾經歷過傷痛的大人,也更能貼近的去感受其中的無奈和辛苦,進而找到方法協助他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每年6月是台灣的家庭暴力防治月,根據衛生福利部保護資料庫統計,105年1月至106年5月成人家暴通報案件超過14萬件,其中約有1.5萬件家庭裡有目睹家暴的兒童或少年,約占10.5%。這些目睹家暴兒少直接或間接目擊、聽聞或感受暴家暴事件發生,可能出現做惡夢、尿床、焦慮、退縮甚至攻擊、傷人等行為,影響人格發展相當深遠。

雖然統計資料尚未指出這些施暴者或被施暴者過往童年是否有經歷過家暴事件,但實務工作中的確有許多例子是施暴者與受暴者過往都有被施暴的家庭經驗,導致其日後組成新家庭時也深受影響,使得這種暴力魔咒不斷出現與無法斷絕。

媽媽小青與10歲的女兒小鈴遭到先生家暴來到勵馨基金會求助,當初因為先生的暴力控制太過窒息而逃離案家。來到安置家園後,沒有了先生的牽絆,小青反而不太習慣,會將自己的不安情緒發洩在女兒身上,小青表示如果先生願意道歉就馬上回家。初期先生會打電話威脅要小青回家,但過了幾個月後,先生不再與小青聯繫,反而使她感到心慌。

小青擔心的是,這個曾經相愛過的人難道不再重視我了嗎?即使回家後極可能有再受暴的風險,小青仍想著帶著小鈴回到先生身邊一起生活,畢竟這樣還是有個依靠…。

小青發現小時候,自己的父母親也是這樣的相處模式。父親在家話很少,總是努力工作;但回家後因喝酒情緒不穩定會對母親施暴,自己只能在暗處哭泣。母親長期的壓抑,會在父親外出時對小青發脾氣、毒打,認為小青是害自己與先生關係失和的原因。社工帶著小青探索與回想過往生命故事,小青才驚覺原來自己正複製兒時與父母親的相處模式在孩子身上。

類似的故事在我們實務工作中不斷的上演。阿秀曾經與男友分手三次,每次都是因為受不了對方外遇及動手施暴而離開對方,但又因對方的懇求和自己的不捨而回到男友身邊。她常常自嘲自己命運不好才會遇人不淑,在戀愛關係中,阿秀很努力的投入感情與付出,卻都遇到錯的人,但阿秀仍告訴自己不要放棄,一定會遇到合適的對象,不會再受到暴力對待。

上個月阿秀打電話告訴社工,最近又與新男友分手,原因是新男友酒後會動手毆打阿秀…。阿秀告訴社工小時候爸媽關係不好,爸爸經常有不固定的外遇對象,回家後只要媽媽詢問爸爸的行蹤便會被毆打,事後爸爸會買很多禮物送給媽媽。媽媽告訴家裡的孩子,爸爸還是很愛這個家的,只是一時不小心才動手打人。阿秀在述說過程中發現,自己跟媽媽的想法極為相似,都是不斷原諒對方的過錯,為施暴者尋找合理對自己施暴的原因,卻未能真正意識到自己的權益,才會在關係中失去自我,辛苦的面對每一段感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