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該怎麼吃才能「腸」保健康?營養師親身解答台灣人最常見7大疑問

2018-08-10 10:18

? 人氣

隨著國內大腸癌罹癌人數不斷攀升,有越來越多人選擇食用益生菌,希望能夠「腸」保健康。目前也有研究指出,補充特定的益生菌可預防或緩解過敏症狀,但是益生菌該怎麽挑選呢?什麽時間吃比較好呢?而活菌和死菌又有什麽差別?為了幫助民眾對益生菌的攝取建立正確的觀念,《健康傳媒》特別蒐羅網友相關疑惑,並邀請到台北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涂蒂雅,來幫大家解答。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Q:「益生菌」與「益生原」是什麼關係?

A:隨著現代人飲食習慣改變,民眾比較常外食,蔬菜、水果吃得比較少,而補充益生菌的目的是要讓腸道健康,維持腸道好菌與壞菌的菌相平衡。更重要的是,補充益生菌的同時,也要注意是否有足夠的「益生原」,益生原是益生菌的食物,包含蔬菜、水果、膳食纖維,其富含膳食纖維、寡糖,有助於益生菌生長。

如果益生原在腸道的數量比較少的話,益生菌停留在腸道的時間也會變短,所以補充益生菌之外,也要注意益生原的量是否足夠。因此,均衡飲食和補充益生菌是相關連的,要不然儘管補充益生菌,益生菌也無法長期維持在我們的腸道裡,只是短期停留在我們的腸道中,單補充益生菌,而忽略均衡飲食,是治標不治本的方式

Q:如何挑選益生菌?

A:挑選益生菌時,要先挑選菌種,盡可能挑選經實驗證實有效的菌種,而經過實驗的益生菌,除了菌種之外,還會標示菌株的名字,例如LP33。涂蒂雅建議,如果食用益生菌的目的是針對某個菌種進行治療,像脂肪代謝、或預防一些疾病是有效的,那你就要挑選經過實驗證明有效果的菌種食用。

除了菌種之外,菌量也是選擇益生菌1個很重要的因素,如果你購買的益生菌菌量不足,益生菌進到腸道之前,中間會經過胃酸、膽汁以及酵素的洗禮,可能因此被破壞。此外,每種益生菌都有「定殖率」,如果該種益生菌的定殖率比較高的話,就代表它可以在你的腸道待比較久,這樣對我們的腸道才會有幫助。

然而,一般民眾很難得知該種益生菌的定殖率,市售的益生菌包裝上並不會特別標示定殖率,但標示清楚的益生菌,會標示有菌量的多寡。基本上,會建議購買含菌量20億至100億個,如此腸道才會有足夠的益生菌。值得一提的是,挑選益生菌時,也可以留意是否含有益生原,成分標示是否含有果寡糖、菊糖等。

Q:益生菌空腹吃能發揮最大功效?

A:益生菌要在什麽時候吃?和菌種相關,什麽時間吃要看營養標示。但空腹的情況下,胃的酸鹼度是偏酸的,有些益生菌不耐酸,就不適合空腹吃。至於我們常聽到的A、B菌,其中A菌是嗜酸乳桿菌,它可以存活在PH5.5至6.0的環境中,比較耐酸,空腹吃沒關係;而比菲得氏菌就是我們所說的B菌,也是耐酸的菌種。所以益生菌沒有一定要什麽時間吃,要根據不同的菌種及其耐酸程度,再決定是否空腹可以食用。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