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孔雀》:你願意拿什麼,來交換你的人生?

2018-07-30 12:12

? 人氣

(圖/公視提供)

(圖/公視提供)

如果有一隻孔雀,可以讓你用你擁有的東西來交換你想要的東西,

你會想要換什麼?你會願意拿什麼去換?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公視教育主題戲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孔雀」單元劇女主角巧藝所面臨的問題(以下有雷)。(延伸閱讀:「考上台大,就不會像我那麼苦!」《孔雀》拍下台灣家長用「自卑」把孩子折磨得不成人形...

她家境貧困,母親在麵攤打工、兼職好幾個工作,父親在開計程車,天天奢望能夠靠買彩券來發財,但媽媽為了能讓巧藝有「好的」環境(翻譯蒟蒻:認識一些上流人士),拼死拼活也要讓她進這所私立學校就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打腫臉充胖子是很辛苦的,例如學校每個月辦的生日party,大家互相饋贈高級的禮物,巧藝為了怕丟臉只好動手自己做手工物;當大家下課在討論要去哪一間高級餐廳吃飯、寒暑假要找歐洲哪裡去玩的時候,巧藝總覺得矮別人一截、格格不入。學校裡面的鳥園,有一隻會說話的孔雀看穿了巧藝的心事,問她願不願意拿「一點點東西」來交換金錢,沒想到巧藝一家人自此陷入了萬劫不復的「交換」地獄。

我是為了你好,究竟是為了誰好?

「媽媽這樣做難道有錯嗎?」

片中巧藝的媽媽拼死拼活,負債累累,就是為了讓兩個孩子能夠在私立學校「插旗子」,結識權貴、出國留學、保送名校大學等等,到最後甚至走火入魔,不顧孩子的眼睛異變、身上長出孔雀的羽毛、三餐都吃青蛙等等。劇情看起來驚悚奇異,但真正可怕的是,這樣的故事在台灣卻十分真實。不少家長將孩子送到私立學校,有的是「自己管不動讓學校管」、有的是參加「台大醫科保證班」,有的是進入所謂「貴族學校」就讀, 這些學校儼然成為了一個陶窯,將孩子捏成父母心中想要的樣子,只是,這真的是孩子心中想要的樣子嗎?

你有問過我嗎?你有問過我嗎?你有問過我嗎?」

例如,巧藝的弟弟喜歡打球,想要讀一般學校的體育班,母親卻「為了他好」幫他決定好了私立學校的申請,他很悶,苦不堪言,只好在作業簿上面很用力地寫下了好多次好多次自己的心聲。

換個角度來看,媽媽的執念並不是空穴來風。當年媽媽本來在公司一個還不錯的職位卻因為學歷只有國中畢業,硬生生被一個高學歷的空降部隊擠走,當年的怨恨歷歷在目,失落凝結成了她心裡面的一種未竟事宜(unfinished business),所以她多麼希望孩子不要重蹈覆轍,多麼希望可以藉由孩子翻身、完成自己的夢想。試想,媽媽這樣做究竟是為了孩子好,還是為了她心裡面那個「自卑的自己」好?她到底是愛孩子,還是愛孩子的成績 [1]?

喜歡這篇文章嗎?

海苔熊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