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乳癌致病危機!出現這3大症狀一定要注意,出現這種立馬就醫

2022-06-27 14:44

? 人氣

乳癌症狀有哪些?出現異常絕不輕忽

相較於良性腫瘤,乳癌腫瘤比較沒有疼痛感,但是乳房外觀和皮膚可能出現一些異常,女性平時要多加留意,洗澡、換衣服時都是自我檢查的好時機,若發現異常現象,應儘早就醫確認,千萬不能輕忽,以免延誤治療時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症狀一/乳房腫脹、出現硬塊

乳房硬塊不一定就是惡性腫瘤,大約有9成屬於良性腫瘤。可以初步判斷的是,良性腫瘤會滑動,摸起來好像有東西在跑,但如果是惡性腫瘤,摸起來比較硬,感覺有硬塊附著在胸部裡面,不容易推動。

特別提醒,乳癌常見的現象是:雖然摸到腫塊,卻不感覺疼痛,因此女性絕對不能抱著「反正也不會痛」的想法而忽視可能的病灶!另外,乳房附近或腋下出現腫塊、組織變厚,或是腋下淋巴腺紅腫,也是乳癌常見的症狀。

症狀二/乳房外型改變、皮膚凹陷

乳房外觀的改變包含:乳房表面發炎紅腫,或出現紅色鱗屑狀斑塊、乳房皮膚有局部性或全面性的凹陷、乳房大小改變、乳頭變形、乳頭出現橘皮組織等。此外,乳房、乳暈、乳頭的顏色改變,或是出現皮疹卻久久不癒,也要提高警覺,儘早就醫檢查。

症狀三/乳頭滲血、出現分泌物

乳頭若出現黑咖啡色的分泌物,或是有不明出血,一定要特別留意。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乳癌患者絕大多數是女性,並不代表男人就不會得乳癌!國內曾有一男性病例,就是把乳頭滲血當作普通的發炎現象,因而不以為意,直到就醫檢查,才發現屬於乳癌的癌前病變,如果再慢一點就醫,恐怕就會發展成惡性腫瘤。

乳房自我檢查 發現異樣儘早就醫

除了平時的自我檢查,建議每年還要前往乳房外科進行理學檢查,必要時再搭配乳房超音波以及X光攝影檢查,或者兩者每隔一年交替進行。目前,國健署有提供45~69歲及40~44歲具乳癌家族史婦女,每2年1次的乳房X光攝影檢查,請女性朋友多加利用。至於平時的自我檢查,有以下兩種方式:

1. 洗澡時,你可以這樣做...

身體抹上肥皂或沐浴乳後,舉起左手臂,以右手的3~4指併攏,從左胸外圍開始,以適度的壓力環狀按壓至乳房中心的乳頭,檢查有無腫塊。按壓至乳頭時,注意是否出現分泌物。檢查完左胸後,以相同的方式檢查右胸。

2. 照鏡子時,你可以這樣做...

步驟一

雙手舉起放至後腦勺,露出兩側乳房,仔細觀察乳頭是否有分泌物,乳頭的形狀和皮膚外觀是否有異樣。

步驟二

雙手插腰,上半身微微向前傾斜,雙肩與雙肘也向前傾,確認乳房與腋窩附近有無出現腫塊,或是外觀異樣。

步驟三

雙手放在頭後方,十指交扣,後頸輕輕往前壓,讓乳房集中前挺,觀察乳房形狀跟之前有無不同。

乳癌分期看這裡 分清有無攻擊性

1. 非侵犯性的乳癌

包含在原位的管道癌,以及在原位的小葉片狀癌,都屬於零期乳癌,此時的癌症還不具有侵犯性。

2. 有侵犯性的乳癌

第一期/腫瘤大小約2公分以下,尚未侵犯腋下的淋巴結。

第二期/腫瘤大小介於2~5公分,或已侵犯淋巴結,但尚未擴散到其他器官。

第三期/腫瘤大小超過5公分,已侵犯淋巴結,但尚未擴散到遠端器官。

第四期/淋巴結已受影響,且癌細胞已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成為轉移性乳癌。

乳癌治療方式 多方諮詢停看聽

醫師通常會根據乳癌的不同期別以及患者個人狀況,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有時可能會同時採取一種以上。以下列舉4種較常見的治療方式,提供參考。

1. 外科手術

分為硬塊切除、全乳切除、腋下淋巴結切除,以及乳房重建與義乳手術。

2. 放射線治療

以高能量的放射線殺死癌細胞、縮小腫瘤,甚至消滅殘留的癌細胞。

3. 荷爾蒙治療

改變體內自然製造荷爾蒙的數量,或者防止荷爾蒙附著於乳癌細胞,避免供給養分給癌細胞。

4. 化學治療

利用藥物破壞癌細胞,並控制已經轉移的癌細胞。

文/林芷揚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華人健康網(原標題:乳癌年輕化6大致病危機!這些食物最好少吃)

責任編輯/梁溶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