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青年正夯,什麼都會才是王道?他舉賈伯斯、巴菲特為例,勸你萬萬不可跨領域

2018-06-05 11:02

? 人氣

你在能力圈「裡」所投資的每個小時,將比在能力圈「外」所投資的每個小時具有高出「千倍」的價值。(美聯社)

你在能力圈「裡」所投資的每個小時,將比在能力圈「外」所投資的每個小時具有高出「千倍」的價值。(美聯社)

沒人能夠完全看透這世界。對單一的人腦來說,這世界太過複雜。即使受過高等教育,你也只是知道一點皮毛。無論如何,也算是點什麼,因為這個微小的立足點會是你展翅高飛、在人生中取得成功的出發點。缺少這個出發點,你就不會有「起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華倫.巴菲特用了一個美妙的詞彙,「能力圈」(circle of competence)。舉凡在這個圈圈裡的東西,人們都能純熟地掌握。超出圈圈以外的事物,人們則一知半解。巴菲特的人生座右銘是:「了解自己的能力圈,待在裡面。這個圈圈到底有多大其實無關緊要。知道圈圈的邊線究竟在哪則非常重要。」巴菲特的生意夥伴查理.蒙格補充道:「你必須找出自己的才能何在。如果你想在能力圈外碰碰運氣,你的事業將慘不忍睹。這點我可以跟你打包票!」IBM的創辦人湯姆.華生(Tom Watson)便是這種論調的鮮活明證。他曾談論自己:「我不是個天才,我只是在某些點上有才,而我始終圍繞在這些點上。」

規畫自己的職業生涯時,請嚴格圍繞著這個觀念。徹底聚焦在自己的能力圈上,不僅能帶給你金錢方面的成果,同樣重要的還有情緒方面的收穫;具體來說,也就是金錢買不到的精通、純熟的感覺。此外,你還能夠節省時間,因為你不必每回都得重新決定,你到底是想接受或拒絕某些事物。借助一個準確測定出的能力圈,那些不適合卻無法抗拒的請求,突然都變得可以抗拒。

重要的是,千萬不要踏出自己的能力圈!多年前曾有位極為富有的企業家出價一百萬歐元,請我執筆撰寫他的傳記。這是個極為誘人的請託。但我終究還是婉拒了。傳記已然超出我的能力圈之外。若要寫出一流的傳記,無數的訪談與細膩的研究是少不了的。這需要不同於寫作小說或散文的能力,但那些能力卻不是我所具有的。如果接下這項請託,我可能會把自己搞得灰頭土臉、深感挫折,更重要的是,我或許頂多只能寫出一本普普通通的書。

在《風險智能》(Risk Intelligence )這本一點也不普通的書裡,迪倫.伊文斯(Dylan Evans)描繪了一位名叫J.P.的雙陸棋職業棋士。「J.P.會刻意犯錯,藉此觀察他的對手懂不懂得利用機會。如果對手證明了自己的棋藝,他就不玩了。就這樣,他從來不會多花冤枉錢。換句話說, J.P.懂得許多棋手不懂的事:他知道自己什麼時候『不』應該再玩。」他曉得那些對手會把他逼出自己的能力圈,於是他便閃開。

除了「跨出自己的能力圈」這項引誘,還有第二項同樣強烈的誘惑,那就是「擴大自己的能力圈」。特別是你在既有的能力圈中取得成功、志得意滿時,這項誘惑會特別強烈。儘管如此,請你還是不要這麼做!能力無法從一個領域套用到另一個領域。換個方式來說:能力具有「領域特殊性」。西洋棋的頂尖高手並不會自動成為商場的頂尖謀略家;傑出的心臟外科醫師不會自動成為優秀的醫院院長;精明的房地產炒手也不會自動成為賢明的總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