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瘋河豚!怕中毒甚至還能吃「假貨」?這道要命美食究竟怎麼吃,讓蘇東坡來告訴你

2018-06-14 15:49

? 人氣

宋朝人對美食的追求已經到了孜孜以求的地步,各種食材、食譜都被開發出來。今天有句話叫「拚死吃河豚」,吃河豚的習俗就是那個時候流傳下來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蘇東坡有首著名的詩〈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你看,河豚還沒上來,他已經在記掛著了。

河豚,學名河魨,古名肺魚,俗稱氣鼓魚、氣泡魚、吹肚魚、雞泡魚、青郎君等。河豚遇到敵人時,會把空氣吸入胃中,腹部膨鼓起來像個球,看起來嚇人,敢吃牠的還真要有些膽量。河豚吃魚蝦維生,所以肉特別鮮美。但是牠在四、五月間產卵時,卵巢與肝臟皆含劇毒,這種毒叫「河豚酸」,無色、無味,毒性是氰酸鉀的十三倍!自古至今,想吃河豚的人不少,被河豚酸毒殺的也不少。

中國人吃河豚的記載最早見於晉代,但自晉至唐,大家還沒有掌握一個安全的法子,所以吃河豚終究沒有普及開來。到了宋朝,吃河豚風氣大盛,原因是河豚碰著了天敵,毒性被破解了。

這個天敵不是蘇東坡,而是另外一個詩人──梅聖俞

梅聖俞以講究吃海鮮而聞名,他家裡經常吸引了一些習氣相投的吃貨。作為一個詩人當然是「往來無白丁」的,這些吃貨們可都是有知識的吃貨!於是,河豚就倒楣了。一時間,梅聖俞家幾乎成了河豚研究中心。這麼研究來,研究去,河豚終於被他們研究死了。梅先生很得意,還寫了一首〈河豚詩〉:

「春洲生獲芽,春岸飛楊花。河豚於此時,貴不數魚蝦。」

所以說,蘇東坡先生的口福,是建立在梅聖俞先生捨生忘死的研究基礎上的。

蘇東坡謫居常州,當地盛產河豚。河豚盛產於三、四月間,上市的季節很短,一到四、五月,河豚產卵時就不能吃了。所以,春天一到,東坡先生就在記掛著吃河豚了。當地有一個士大夫,烹製河豚有獨到之處,聽說蘇學士有這樣的偏好,便以此為誘餌,招呼蘇東坡來家吃河豚。蘇東坡果然二話不說,拔腳就來。這戶人家的女人和孩子聽說大名鼎鼎的蘇東坡來了,都跑到屏風後面,希望能聽到蘇東坡怎樣品題佳餚。沒想到,他老人家埋頭大嚼,來不及說一句讚美之詞,等吃光了、吃飽了,這才放下筷子,摸著肚皮,抬頭對主人說:「據其味,真是消得一死!」

主人和躲在屏風後的人聽了,個個都樂了。

蘇東坡後來吃河豚也吃出經驗來了,說:煮河豚用荊芥,煮三、四次,換水則無毒。當然,這可不可靠,他概不負責,我更加不負責。

河豚有毒,並非人人都會烹製,但宋朝的老百姓又都想吃,於是美食家就研究出了行之有效的烹製河豚方法。而且,為了解決口腹之欲,他們甚至還創造出「假河豚」的吃法,類似今天到寺廟裡吃素齋,也能吃到「素牛肉」、「素里肌」、「素黃鱔」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