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要如何在大國的政治角力中求生存?尼泊爾跟不丹的例子,相當值得台灣借鏡

2018-01-09 15:39

? 人氣

位在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爾,近日迎來了睽違18年的國會大選,這也是該國自2006年結束內戰、2008年廢除君主、實行共和及2015年頒布新憲後的首次國會選舉。選舉是由被視為親北京的前總理奧利(Khadga Prasad Oli)領導的尼共(聯合馬列)及前總理普拉昌達(Pushpa Kamal Dahal)領導的尼共(毛中心)所組成的左翼聯盟,挑戰立場親印度的現任總理德烏帕(Sher Bahadur Deuba)領導的尼泊爾大會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奧利(圖/維基百科)
奧利(圖/維基百科

計票結果顯示,左翼聯盟在聯邦議會和省級議會都贏得多數席位,這也意味著奧利有望重掌權柄,成為下屆總理。《日經新聞》分析,新政權估計在基礎建設等領域將加緊接近中國,但圍繞尼泊爾的中印兩國的摩擦可能因此升溫。

尼泊爾是南亞的內陸國家,處於中印兩大鄰邦之間,這樣的地緣位置不免對其對外關係造成特殊的影響,特別是東、西、南三面都被印度包圍,使其不論在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等方面,都與印度有著更密切的聯繫,但七十年來尼印關係卻可謂既緊密又矛盾。

1769年普利特維・納拉揚・沙阿(Prithvi Narayan Shah)統一尼泊爾並創立沙阿王朝(Shah dynasty)後,他及其繼任者都在英屬印度和中國之間採取平衡戰略。但1814年英國入侵並迫使其淪為附庸後,尼國外交便受到英國的監督。

1947年印度獨立後,雖與尼泊爾建交並於1950年締結《和平友好條約》及其秘密換文,但該條約基本上承繼了1923年的《英尼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不但規定兩國邊界完全開放,人民和貨物可以自由往來,且可以在對方境內經商與置產。同時也規定印度得以向尼泊爾派駐軍事代表團,且尼國不得向他國進口武器,這形同是將後者納入印度的安全體系框架中。也因此,在軍事、外交和經濟上,尼泊爾幾乎喪失了自主權,必須屈從於印度的指導與幫助。

1955年馬亨德拉(Mahendra Bir Bikram Shah Dev)國王登基後,尼國的對外政策才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不再向印度一邊倒,而是改採中立和多元化的政策。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中,尼泊爾宣布中立。同時尼國政府也積極向印度爭取更多主權,終使印度於1963年至1965年下半年同意尼泊爾向英美兩國採購部分武器裝備,並於1969年至1970年間撤走軍事代表團。可以說在國防和外交事務上,尼泊爾至少已擺脫印度的絕對控制。

馬亨德拉(1972年)(圖/維基百科)
馬亨德拉(1972年)(圖/維基百科

1972年即位的畢蘭德拉(Birendra Bir Bikram Shah)繼續推行馬亨德拉奉行的中立方針,除了提出尼泊爾為「和平區」的設想,也繼續發展與中國的關係。但由於尼泊爾採取的政策目的是要擺脫印度的控制,印度卻一直企圖干預尼國的政治發展,致使兩國關係一直處於不穩定的狀態。1989年印度還曾以尼泊爾購買中國武器為由,對尼國祭出經濟封鎖與制裁,導致後者的經濟一度陷入困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