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電金屬棒插牛肛門強迫取精、人造陰道「假交配」…揭畜牧業不願告訴你的配種內幕

2021-06-20 09:00

? 人氣

不只剝奪性能力,更掌控了牲畜的數量

我們劫持家畜的生理機能時,不僅剝奪了牠們的性能力,更掌控了牠們增產的關鍵。從商業角度來看,業者有增加產品數量的財務動機。例如,一般認為豬是「償還貸款的利器」,只要大量繁衍後代,就能增加獲利。豬的數量,每年是以十倍數成長。第一年,一頭母豬產下二十頭小豬;第二年,十頭母豬產下兩百頭小豬;第三年,一百頭母豬產下兩千頭小豬。按照這個成長速度,到了第六年,農場主可以養到兩百萬頭豬。但這樣繁衍是有後果的:一九九○年代,一頭普通的母豬每年產二十頭小豬。如今,透過選擇性育種,豬的產仔數已增至二十五至三十頭,有些母豬甚至每年可產四十頭小豬。透過人工授精與胚胎銷售,動物產量迅速飆升,改變了繁殖流程,導致地球上家畜的生物質量(biomass)激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今,地球上有超過十億頭畜養的豬,十五億頭畜養的牛,以及近六百六十億隻雞(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年度屠宰數量)。《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的編輯喬治.穆瑟(George Musser )指出,這表示「地球上幾乎所有的脊椎動物, 要不是人類, 就是畜養動物。」 包括馬、 綿羊、山羊和我們的寵物在內,地球生物質量的百分之六十五是家畜,百分之三十二是人類,只有百分之三是生活在野外的動物。

目前全球人口為七十五億, 正以每年百分之一. 二的速度成長。 目前牲畜的數量是人口的兩倍,每年以百分之二.四的速度成長。到二十一世紀中葉,地球人口預計將達到一百億,我們不僅需要養活一.二億公噸的新增人口,還要養活四億公噸的新增養殖動物。二○五○年,栽種糧食以餵養牲畜所需的實體空間,預計將從現有農地的四分之三,成長至所有可耕地的一半。

作者介紹|湯毅虹(Ziya Tong)

無比熱愛科學,曾主持探索頻道旗艦科學節目《每日星球》(Daily Planet)多年,也任榮獲艾美獎提名的《ZeD》主持人、製作PBS黃金時段節目《Wired Science》,並為美國重量級天文學家尼爾.德葛拉斯.泰森(Neil deGrasse Tyson)主持的PBS《新星今日科學》(NOVA Science NOW)擔任記者。曾為世界自然基金會加拿大分會(WWF Canada)副會長,現任職於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董事會,致力於鼓勵大眾以科學眼光觀看現實世界。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方言文化《超維度思考:擺脫盲點,以科學拉高維度,精準透視世界》(原標題:後患無窮:為人類而死的命運)

責任編輯/邱劭霽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