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聽話,就跟你爸講」代表妳在推卸當媽的責任!美國媽媽:華人3種育兒法最要不得...

2017-12-12 12:57

? 人氣

一個看我社群的朋友,曾經給我寫了很長的一封信,說自己的孩子16個月大,大人根本管不住。就拿吃飯來說,吃飯前要三請四請,吃飯時要指揮媽媽拿各種玩具哄,媽媽執行稍微不到位,孩子立馬大哭。有時即使把玩具拿過來,孩子也不領情,直接爬下餐椅,媽媽只能追在後面連哄帶騙,直到最終拿出殺手鐧:「待會兒等爸爸回來,我告訴你爸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的好朋友產假結束後就回公司上班了。每天上班前,孩子哭,她也哭。大半年過去了,孩子還是每天哭,更讓她頭疼的是,她感覺自己越來越不知道怎麼給孩子立規矩了。讓孩子吃零食,允許孩子看電視,孩子要什麼就買什麼...,這些以前她堅決不同意的事情,現在卻常常妥協。她說她看不得孩子哭,每次孩子一哭,她就感到深深的內疚,覺得自己不該去上班。

還有一次,我的一個朋友來紐約玩。一起在餐廳吃飯時,她4歲的兒子拿著一輛玩具汽車在餐桌上玩,玩得興奮時開始大叫。朋友也意識到了不妥,輕輕地和兒子說「別玩了,吃飯了」,孩子根本沒聽,繼續玩。朋友跟我抱怨:「男孩就是難帶,不過我和兒子關係挺好的,就像朋友一樣。我覺得有時對孩子不用太嚴格,現在不都追求愛與自由嘛。」

不知道大家對這三個故事是否熟悉,當我敲下這些文字時,我依稀看到自己當年的影子:一個不會建立原則、孤立無援的媽媽,一個充滿內疚、想要補償的媽媽,一個想和孩子做朋友的討好型媽媽。

我喜歡自我覺察,也喜歡觀察他人。當媽媽後,我從小孩6個月開始就一直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已經那麼努力了,孩子還是不聽話、不開心、不滿意?」甚至我現在開始有系統地學習兒童早期發展課程時,還會拿這個問題和我的同學(都是專業的老師)與教授們討論。討論越多,我越發現,大部分心力交瘁的媽媽,其實都是因為自己沒有先把母親的位置坐穩。

1. 無助的母親傳遞給孩子的是失控感

—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那份溫柔且堅定的態度,適當的規則可以讓孩子更有安全感孩子在探索和瞭解事物的規則與界限時,就好比一個新手司機在開賽車,雖然看上去開得很猛,其實他的內心是恐慌的。這時,如果有個老司機坐在副駕駛座上,適當地給一些提醒,新手司機即使嘴上不承認,內心還是感激的,因為這給了他一份安全感和篤定。

母親其實就相當於副駕駛座上老司機的角色,當母親說出「我待會兒告訴你爸爸」時,她已經把自己作為母親的責任推卸掉了,這就相當於老司機對高速行駛的新手司機說「我也不知道怎麼辦」。這時孩子是恐慌的,沒有安全感。這也是為什麼情緒失控的母親常常會讓孩子變本加厲地哭鬧,因為孩子感到害怕了,「家裡竟然沒一個管事的人」,媽媽把這樣的失控感傳遞給了孩子。談到管教,很多父母的態度是不堅定的,或者說其實他們比孩子更害怕孩子哭泣,儘管他們提高了音量,卻還是無法掩飾內心的恐慌和脆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