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拚殺價,他上穀物學校 全家、乖乖背後麵粉廠奇蹟

2021-05-25 08:10

? 人氣

長期拜訪各國大廠的經驗讓他知道,世界趨勢將是當時台灣尚無工廠能做到的無添加麵粉。看見市場缺口,讓他決定升級自家產線,要靠先進設備,造出全台第一個全產線皆無添加的麵粉廠,區隔市面上產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因此他接班後,於2008年毅然砸下10億元升級廠房設備。這筆錢,超過他當時的年營收,逾一半資金是向銀行借貸而來。

為什麼要背債升級?「我去美國上課,發現小麥農都是做四代、五代,我就有種使命感,想繼續經營下去啊,」他說。看見農民們世代傳承的毅力,激發了他想延續家族事業的決心。

其實豐盟是麵粉公會的創始元老之一,同期的聯華製粉早已是上市控股公司,還跨足科技業;更晚開張的統一麵粉,則是創辦人高清愿與豐盟前員工合作成立,為統一在食品業的首塊版圖,奠定現今年營收超過4千億的食品王國根基。

背債當唯一無添加廠

他專注做「唯一內行事」

但,70多年來,豐盟始終堅守利潤微薄的麵粉本業。為什麼不考慮上市籌資、乘勢投資利潤更高的副業?他輕描淡寫:「就,做你內行的事情啦⋯⋯人生吼,夠用就好。」

為了這件「唯一內行的事」,他決定提升產量,與大廠競爭。他參考歐美日先進工廠的配置,仿照日本麵粉廠的長流程製程,讓每粒小麥經過比原來長1.4倍的磨粉過程,再加上同業2倍數量的清粉機,產出比過去更細緻、更白,卻不須添加任何漂白劑的麵粉。

工廠剛落成,2013年就碰上食安危機,這是麵粉業的2次挑戰,卻也造出時勢,讓它乘勢而起。

因為消費者更關心吃進嘴裡的食物,食品大廠積極尋找少添加、衛生的供應商。豐盟在3年間,磨麥量成長5成,市占一舉登上前3名。

品質提升,讓它從區域型訂單,如關廟麵廠、福義軒蛋捲、老楊方塊酥、蝦味先等,開始接到全台連鎖品牌訂單。4年前,全家為推出標榜日本技術合作的吐司,就是把有意爭取合作的多款麵粉帶到沖繩,由技術顧問測試後,選定豐盟供貨。

研發百種客製麵粉

擺脫食安危機、收服日本客

配合全家的製程及食安需求,他們幾經研發,才特製出一款客製化的無添加空白麵粉。目前,他手上握有百種自行研發的麵粉配方,供客戶選用。

品質是根基,但有好的服務,才能在競爭者間脫穎而出。他解釋,配額時代,只要磨完粉,交給經銷商就賣得掉,沒想過做服務的重要性。 然而,經銷商一次賣好幾種品牌,只推銷利潤高的品項,讓不打價格戰的豐盟很吃虧,也使他必須另闢蹊徑,直接跟買家溝通。

次,他花力氣在解決根本。

為了推廣無添加麵粉,他自己跑遍全台辦展示會,邀請知名麵包師傅現場示範,每場次接觸90位客戶,擴大潛在訂單。同時打開大門,廣邀企業訪廠,眼見為憑後,國民零食品牌乖乖因此轉單。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