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越來越多孩子「痛恨父母」?不願親近更難以捨棄,心理學剖析6種最糾結親情

2017-11-28 11:08

? 人氣

當你們父母在你的心目中一直稱不上個「好」父母時,你是如何想的呢?稱不上個「好」父母或是是因為父母時常忽略你,父母在你成長的過程中,把你當成生活中的競爭對手好好修理,也可能是父母在你從小到大的歲月中,總是處處控制,讓你始終在他們所建構的家庭中,無法脫離孩子的角色,而你還必須說服自己這是常態的事情。

我們有一種掙扎的心情!很多人說我們現在對人很「糟」,過得很「糟」,總是因為受到那些不太「好」的父母影響,但反過來,也有許多人因為父母的不「好」,反而努力地在生命中尋找某種扮演好「好」家人的角色。這是一種反差的心情,而或許為數比較多的人不一定因為父母而成為差勁的人,而是因為父母變成更好的人,至少是比父母「更好」的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心理學家Scharp與McLaren的新研究中,有段訪談對話是這樣的「我覺得我應該要照顧好自己的父母,我覺得自己應該要做一個好兒子,我應該當父母的好夥伴,我應該在他們有狀況的時候扶持他們一把。但有多少次,不知道,我總是搞不清楚該如何好好地照顧自己的父母。」,這是一種渾沌的心情,你很想要做得更好,至少比自己的父母好,但你又從來沒有從父母身上學會扮演好角色,你嘗試著讓自己更投入更懂得照顧,但有時候就是很模糊,雖然如此,我們還是很努力地想要追尋這一切。

努力對抗在一切不確定下依然想要努力扮演的心境

在這篇研究中統整出了幾種情境,我們嘗試著去克服自己的不確定感,那種無法從父母身上獲得照顧,也獲得如何照顧方法的不確定感。我們試著對抗這種內心的混屯與疑問。這些方法長遠來看不一定很適當,但它確實是我們嘗試在困境中,克服困惑與難受的方法。

尋找與父母不一定的自己:最常見的場景就是,我知道我們跟父母疏離其實就是因為,當我們有好事的時候,我們從來不會期待跟他們分享,當壞事發生的時候也不會期望他們會支持,他們從來不會扮演這樣的角色。但也因為如此,我很清楚如果要扮演好這個角色,我就必須做到這些,作為一位母親或是父親,關心好事,支持壞事是基本的。所以在這種心境之下,我們會時常告訴自己,警惕自己,如果對待自己的兒女,以父母作為「負面榜樣」,好好地尋求那個對立應該做的事情就對了。

把邊界劃清楚:如果父母是很難被調整的,而且甚至會帶給我們身心靈危害的人,有時候我們很難不用把疆界劃清楚來,來調適自己,有時候為了保護自己,我們會避免過多的訊息讓父母知道,能盡量獨立就獨立,能自己過好子就自己過好日子。因為唯有把自己獨立好,我們才能過好生活,我們也嘗試從父母身上學會劃清疆界,也能類推到生活中的各式關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