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支實付保越高越有保障?保險業務員用一個例子打臉常見迷思:難怪真正有錢人都不買

2020-09-19 10:00

? 人氣

每多花一塊保險錢,代表我們能存下的錢就越少,也會讓我們越來越脫離不了對保險的依賴。(圖/Andrea Piacquadio@pexels)

每多花一塊保險錢,代表我們能存下的錢就越少,也會讓我們越來越脫離不了對保險的依賴。(圖/Andrea Piacquadio@pexels)

目前規定實支實付的張數上限是3+1張,那到底實支實付保額要多少才算足夠?這個問題,我已經被問過千百遍了,所以這篇就要來說明,「怎樣才算足夠」這件事情的盲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首先說明,這篇的內容肯定有很多保險從業人員不認同,但沒關係,正確的事情(至少我自己認為正確的)就是要說出來。這篇內容很簡單,但觀念卻不容易打通,希望能對讀者有些許幫助。

你覺得要保多少額度才夠?

首先,由於健保制度的改變,在規劃醫療險時,大眾越來越重視可以理賠「自費」的實支實付。這很好,我平時也非常建議把實支實付做為主要的規劃。但是,實支實付是有額度限制的,每間保險公司的上限也不一樣。

舉例來說,有人因為在臺灣施行「達文西手術」,醫療費用高達二十七萬元。如果保的實支實付額度沒有二十七萬,超過的範圍當然就得自己支付,例如額度只有二十萬,那麼就得自己支出七萬元。

看到這裡,我想先請你停下來,回答一個問題:「你覺得實支實付要保多少額度才夠?」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你可以用自己已經規劃的額度回答,或是預想的額度回答。想好答案了嗎?接下來我就要討論這個「盲點」了。

我每天都會收到許多諮詢,其中一種就是:「大仁,我想要規劃實支實付,額度至少要三十萬喔。」這個時候我會反問對方:「三十萬這個數字是用什麼標準判斷的?」通常對方會說:「網路上建議的啊,說實支實付額度最好要有三十萬。」不出所料,這時我會補上第二個問題:「為什麼不是二十萬,也不是四十萬,而是三十萬呢?」

不知道你有沒有驚覺:「對耶,為什麼不是其他數字呢?」也許你剛剛心裡想的數字是三十萬、五十萬、甚至一百萬。但無論哪個數字,你有沒有問過自己,為什麼會是這個數字,而不是其他數字呢?

保障越高,保費越高

保險規劃是一種風險管理的方式,而風險管理講求的是「用可以接受的保費,取得可以接受的保障」。相對來說,「保險就是要用最低的保費,買到最高的保障」反而是一種不客觀的論述。

實支實付很好沒錯,但它也是一種保險,得付出相對的保費。讓我們用一個很簡單的邏輯來思考,你投保越高的實支實付,當然就是得到越高的保障,沒錯吧?但擁有越高額度,就得付出越高的保費。正確的保險觀念是,在我們風險承受能力低(還沒累積足夠的資產時),花少許的保費,去換取發生不幸事故的大保障。然後趁年輕保費便宜的這段時間,盡可能累積資產。當資產累積越高,風險承受的能力就越高,就越不需要保險。

舉個例子,你認為臺灣首富郭台銘需要買醫療險嗎?答案是「不需要」,因為他的風險承受能力很高,醫療花費的風險不管再高,對他也無法造成損害。一般大眾不像郭董那麼有錢,當然就得依靠保險來轉嫁風險。但是,在規劃保險時,很多人沒想到的盲點就是:當你在保險多支出一塊錢,相對而言自留資產就減少一塊錢。支出越高的保費,就代表你更存不到錢,往後更無法擺脫對保險的依賴。

這個時候你肯定會疑惑:「意思是叫我不要買保險嗎?」非也,不用凡事都這麼極端,不是不要買保險,而是要買「適當的保險」,也就是「用可以接受的保費,取得可以接受的保障」這個觀念。過高的保費,會讓人無法順利累積資產,擺脫對保險的依賴。過低的保費,則會讓人在面臨風險時,無法順利轉嫁損失。所以實支實付買太多跟買太少,都是不正確的。

那麼,實支實付要買多少才合理?回到前面的例子,這個客戶因為看了網路上的建議,認為規劃三十萬才夠,卻從來沒有思考過「為什麼是這個數字」。思考這個問題之前,我要先說兩個重要的標準:保障(實支實付的額度)和保費(每年該繳多少錢)。

許多人在規劃實支實付時,往往只看到「保障」就慷慨激昂,幻想自己生病可以賠這麼多。然而,保障很高沒錯,但「保費」算過了嗎?假設你規劃了三十萬的實支實付額度,當然就得支付相對的保費。如果你是看完許多理賠案例,衡量了應該要繳的保費以後,認為三十萬是自己可以接受的保費跟保障,那就OK。但如果你只是看到三十萬的保障,而忽略了接下來要繳的保費,那就很不OK了。

保險是少數不幸的人獲得理賠

許多人投保了雙實支還不夠,還想要有第三家、第四家。這個時候我就會潑客戶一桶冷水,請他們冷靜一下。以下是一段我跟客戶的真實對話:

客戶:大仁,有推薦再買哪一間嗎?

我:沒有推薦的,再買下去保費太高。您自己打算保四個實支,太太、小朋友和父母要保幾個?保險是買不完的。

這個客戶已經投保了三間實支,還打算投保第四間。當你買了這麼多實支實付,覺得「保障」很足夠的同時,也應冷靜下來想想「保費」是否支出太多了。以一家四口(爸媽子女)而言,每個人都買雙實支,整個家庭就投保了八家實支實付,付了八份的保費。假設一份實支實付年繳三千元,這個家庭一年就得繳交兩萬四千元。不把實支實付會隨著年齡漲價算進去,一年兩萬四,繳四十年就是九十六萬的保費。

我不知道這一家四口四十年下來的自費會不會超過九十六萬,可以確定的是,這九十六萬的保費是注定要繳出去的了。假設四十年下來總理賠金額為一百五十萬,光是雙實支實付的總繳保費,就得支出將近百萬元。看到這個數字,你還想要保到三實支、四實支嗎?那麼接下來又要繳多少保費呢?

保險是少數不幸的人獲得理賠,多數平安無事的人則繳交保費當平安符。醫療自費的風險存在很可怕,你知道我知道獨眼龍也知道。依照保險精算來看,買保險的大多數人繳交保費都是沒用到的。但我們就是不知道自己究竟是那不幸的「少數人」,還是幸運的「多數人」,所以才要買保險。

這個時候,大多數被保險人跟保險業務,都會朝著「少數人」的方向去思考。坊間也不時傳出自費幾十萬,甚至五、六十萬的自費收據都有。但你是否該停下來想想,是否真的有需要因為害怕五十萬的自費,而保到五十萬的實支實付嗎?如果整個家庭都保了五十萬的實支實付,又得支出多少保費呢?這時「保障跟保費」之間,是否已經失去平衡了?

保障與保費之間的平衡

實支實付到底該規劃多少額度,這個疑問我沒有解答。因為每個人的判斷標準不同,風險承受能力不同,無法一概而論。有些人可以承受十萬的自費,有些人可能連拿兩萬出來都很吃力。有些人認為一年實支實付保費八千元沒問題,有些人可能連兩千元都覺得太貴。

我自己投保了雙實支實付,合計二十一萬的額度,一年繳交保費約五千元左右。我認為繳五千元換得二十一萬的保障,是合理的數字。難道我不怕超過二十一萬的自費嗎?當然怕,但計算保障跟保費之間的平衡後,我認為這樣已經足夠。再高的自費,就風險自留,因為並非所有的自費都得全部保險理賠才是好的規劃。

如果你評估後,認為一年繳交一萬元保費,換取三十萬的實支實付額度,是你可以接受的範圍,那就OK。你的實支實付該買多少,是要從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及願意繳交的保費去看待的,而非出自別人制式的建議。

陰性建議的用處

暢銷書《黑天鵝效應》的作者將建議分成陽性建議及陰性建議。陽性建議是叫你「應該要去做什麼」的積極意見,例如「實支實付要買多少額度」、「保險就是得買某某險才划算」。陰性建議則是跟你說「什麼事情不要做」的消極意見,例如「不要花過高的保費」、「保險買剛好就好」。

大眾很容易接受「陽性建議」,拿保險舉例,如果有一個業務員說「實支實付就是要買五十萬才夠」,這就是一種標準的陽性建議。這種建議在遇到事故時,例如剛好就自費五十萬,人們就會很有感覺,感謝這個陽性建議。但如果什麼事情都沒發生,也往往不會去怪罪這個業務。而「陰性建議」就不一樣了,以這篇為例,陰性建議就是叫人「不要買太高的實支實付,要注意保費」。這種建議在遇到事故時會很吃虧,人們會抱怨:「為什麼當初要叫我不要買太高?害我現在賠不夠。」如果什麼事情都沒發生,對方也不會因為平時省下了多少保費而感謝你。

但身為一個被保險人,你除了去思考自己是「少數人」的可能性以外,也得思考一下自己是「多數人」的可能性。當你在思考實支實付保障多高之前,也記得思考一下保費繳交是否超出平衡。在「保障與保費」之間試圖取得你可以接受的平衡點,這才是正確的思考方式。

最後,這篇文章絕對不是想告訴讀者保險不用買,也不是要說實支實付要繳很多保費所以不要保,而是建議「保險買剛好就好」。至於這個「剛好」該如何判斷,每個人能接受的範圍都不相同。找出你能接受的合理範圍,保障和保費都可以接受,就是合適的規劃,而不是「因為誰誰誰說要保這樣才夠」這種亂七八糟的標準。

希望以上內容能讓你多少對於保險規劃,有不同角度的看法。「夠了」這兩個字,將是新時代的被保險人,最需要去思考的一件事情。

作者介紹|林政華(大仁)

公勝保經大仁事業部經理,人身、財產保險業務員資格,2014年人身保險經紀人合格。

曾經面臨家庭年收入八十萬,卻得繳六十萬保費的困境。後來發現臺灣大多數人的保險觀念偏差,導致許多家庭買錯保險,審慎思考後決心辭掉原本的工作,以保險為志業,期許自己能夠讓臺灣的保險環境往好的方向前進。

接觸保險約八年多,專門研究保險法學,處理實務理賠爭議。擅長以風險管理的思考角度,傳遞淺顯易懂的保險觀念。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一心文化《淺談保險觀念:最敢說真話的保險專家,告訴你條約背後的真相》(原標題:實支實付要保多少才足夠?)
責任編輯/焦家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