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許多名校畢業的學生,出社會後容易變成工作狂?史丹佛心理學家這樣分析…

2017-07-14 05:20

? 人氣

當你抵達矽谷,這個孕育臉書、推特、谷歌和史丹佛大學的城市時,幾乎立刻就能察覺到空氣中瀰漫著一股快活的能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管是在市中心的帕羅‧奧多咖啡館(Palo Alto Café),聽到新興創業家與自稱投資客者之間興奮的交談;或是在史丹佛大學由諾貝爾獎得主教授們授課的課堂上,這股生氣蓬勃的感覺,彷彿是具體有形的,伸手即可碰觸。

你身邊盡是充滿著機會、創新與成功的蓬勃生機。

但是,若你仔細聆聽,就會發現其實在這股意氣風發的氛圍裡,潛藏有一種別具特色的噪音:慢性焦慮的噪音

我剛到史丹佛唸研究所時,在第一個學年間,自殺人數之多,讓我極為震驚。

我們置身於堪稱全世界最精緻絕美、又陽光燦爛的校園裡,在棕櫚樹夾道的路上騎著單車到教室,身邊盡是天資聰穎的學者和同學,可是,他們卻有著那麼多的悲慘苦痛。

當我為這些事件感到驚訝和傷心之餘,一位史丹佛的同學和我悲中生智,為學生們開辦了「快樂與正念工作坊」,我還幫忙共同首創一門「快樂心理學」的課程。

在教授這些課程期間,我開始瞭解人們的焦慮和苦痛來自何處。而且這群人不僅限於史丹佛,還有整個矽谷。事實上就我所知,在耶魯、哥倫比亞和曼哈頓所有住著成就非凡者的社區也是如此。

這些渴望成功、同時也飽受名利追逐苦痛折磨的人們汲汲於未來,個個狂熱地拚搏,只為追求一項又一項的成就。結果是,他們無法活在當下,人在心不在,即使已功成名就也無法感到滿足,更別提要享受生命了

快樂就是:現在忍受,將來享受?!

(示意圖非本人/Hamza Butt@flickr)
快樂生活的定義是什麼?(示意圖非本人/Hamza Butt@flickr

賈姬‧羅特曼(Jackie Rotman)是我教過的眾多明星學生之一。她對「成功」這件事一點也不陌生。

在青少女時期,她為社區服務所做的貢獻,就已經吸引許多媒體爭相報導而廣為人知了。年方十四時,她便創立「現在大家來跳舞」(Everybody Dance Now),這是個專門教導弱勢青少年學習舞蹈,藉此協助他們遠離幫派、培養自信的非營利組織。

此外,她在高中的各項表現也超越群倫,得過許多獎學金,並在當選加州豆蔻小姐後,獲得夢寐以求的史丹佛大學入學許可。

在那裡,她繼續成為眾人注目的焦點,把她的非營利組織擴展到全國各地,除了參加全世界街舞界的指標性節目〈MTV美國街舞爭霸戰〉之外,還名列《魅力》(Glamour)雜誌評選為十大傑出學院女性。

賈姬一直都知道自己必須力爭上游、出類拔萃才能進入名校。然而她不知道的是,一旦躋身菁英大學後,仍分秒不得懈怠,得頂著超級學霸的光環,繼續累積成就才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