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念書怎麼辦?曹操將他推上凶險戰場,竟養出一代名將!揭家長都該看的最狂育兒術

2020-06-09 21:10

? 人氣

曹操到底是怎麼教小孩的?(圖/IMDb)

曹操到底是怎麼教小孩的?(圖/IMDb)

親子關係,向來是古今以來一大難題。曹操用人不計品德、唯才是舉,在古代可說是想法非常前衛的領導者,然而,曹操面對兒子,仍不免有傳統的一面,他如何化解親子之間的衝突,這則故事值得現代的父母深思。

歷史記載中,曹操共有二十五個兒子,其中最有名的是長子曹昂、次子曹丕、第三子曹彰和第四子曹植(曹昂為庶出,另外三人為卞皇后所生,曹丕為嫡長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曹昂早年在曹操與張繡征戰時,捨身救父、戰死宛城,於是後來曹丕與曹植成為曹操繼承人的熱門人選,如果是對曹家不甚熟悉的觀眾,或許會好奇道:為什麼是曹丕和曹植爭位?那三兒子曹彰跑去哪裡了?

簡單說起來,曹彰並不是什麼「乖兒子」。曹操自身允文允武,既是軍事家、也是著名的詩人,在他的栽培下,曹丕與曹植皆長於詩文,曹操、曹丕、曹植三曹為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然而,偏偏有個兒子根本不想讀書,這個人就是曹彰。

曹彰,字子文,這個名字或許說明了父母對他的期望,但他自幼不喜從文、嚮往為將,他擅長騎射、臂力過人,甚至能夠徒手與猛獸搏鬥,曹操知道曹彰的志向後,常常壓抑他道:「你不好好讀書學習聖賢之道,一心想乘馬擊劍,這樣只不過是個匹夫罷了!」

從此之後,曹操更加要求曹彰的功課,請家教輔導曹彰讀詩經、尚書,曹彰正值血氣方剛的年紀,曾對左右抱怨道:「大丈夫就要像衛青和霍去病那樣,率十萬大軍征戰沙場、立功建號啊!怎麼能夠讀書做博士呢!

曹操(圖/IMDb)
征戰沙場是曹彰的夢想。(圖/IMDb)

今日看來,這種情景一點也不陌生。

「我有我自己想要做的事啊!你們怎麼就是不懂呢!」中二少年把門一甩,躲進房間裡拍桌子。

「我是為你好啊!讀書才有前途,你怎麼就是不懂呢!」天下父母心,古今皆然,連思想開放的曹操也不例外。

當時曹操想必苦惱不已,為了這個兒子,頭痛又加劇了不少,然而曹彰並沒有改變心意,有一次,曹操在家庭聚會中,讓每個孩子談談自己的未來志願,曹彰明明知道父親心目中的「標準答案」,但他還是勇敢說出自己的答案。

「我願為將軍。」曹彰堅定說道。

「想當將軍啊……」曹操平靜說道:「那你會如何當個將軍呢?」

「我將親自披甲上陣,不顧危難、身先士卒,有功必賞、有罪必罰。」

曹操聞言哈哈大笑。往後,曹操多次出征,都會將曹彰帶在身邊。

難道經過這次會談,曹操就接受曹彰的志向嗎?只怕未必,曹操本來就常讓兒子隨同征戰,更合理的解釋是,他想讓曹彰親眼見識戰場的嚴酷,讓曹彰看看會不會打消這個念頭。

曹操的大軍能橫掃北方,郭嘉的出謀劃策非常重要。(圖/imdb)
曹操將兒子曹彰送上戰場。(圖/imdb)

而曹彰證明了,他不是隨便玩玩、他是認真的。

經過幾次戰事,曹操漸漸認同曹彰的能力,當烏丸少數民族叛亂時,曹彰被任命為北中郎將,行驍騎將軍之職征討烏丸。

這是曹彰初次擔當大任,出征前,曹操提醒道:「居家為父子,受命為君臣,你

出發以後為父便不能保護你了,一切以國家王法行事,你要謹慎小心啊!」

這話可以看出曹操鐵面之下的柔情,而曹彰並沒有讓父親失望,這次北征叛胡,敵軍勢眾,曹彰先行固守,待敵軍退兵時才開始還擊,曹彰親身搏戰,連續射倒數名胡騎,趁勝追擊,叛軍退散。

初戰勝利,眾人都說部隊遠道而來,人馬疲累,而且照規定軍隊不得越過邊界,已經不能再追了。

「我們辛苦行軍至此,不就是來打勝仗的嗎?怎麼能因此受舊規定限制呢!趁敵軍尚未走遠,我們一鼓作氣進攻,此戰必勝!」

曹彰認為眼下正是決勝的機會,下令全軍追擊,若有士卒落後便即處斬,曹軍花了一天一夜追上敵軍,大獲全勝,斬首俘虜數千人,曹彰加倍賞賜眾將士,軍中無不心悅誠服。

此役曹彰以少勝多,他身上的鎧甲中了好幾箭,但他仍陷陣殺敵,接連射倒前後多名敵人,確實稱得上是勇猛果敢的良將。遼東鮮卑的首領軻比能,原本想趁兩軍交戰伺機而動,見曹彰所向披靡,決定歸順,於是北方盡悉平定。

曹彰立下大功,但他回去見曹操時,沒有一絲驕傲,將功勞歸於眾將士,曹操見到了曹彰這番戰績與應對,開懷大笑,上前捋曹彰的鬍鬚說道:「我家的黃鬚兒真是個奇才啊!」

曹操與劉備爭漢中時,劉備占地利優勢,遣養子劉封向曹營叫陣,眼看劉封武藝過人,曹操忍不住罵道:「這個賣草鞋的,竟然敢叫養子跟我鬥,瞧我叫我家黃鬚兒來殺殺他的威風!」(魏略記載,曹彰日夜趕路前往漢中,但尚未到時曹操已退兵)

看過這些記載,無庸置疑,曹操眾多兒子之中的第一猛將就是曹彰,這個原本讓曹操頭痛的孩子,後來成為了父親的驕傲。

曹操(圖/IMDb)
後來曹彰的戰功,讓曹操引以為傲。(圖/IMDb)

讀完曹操和曹彰的故事,可以得到兩則啟示:

如果你是大人,當你無法認同孩子選擇的志願,至少應該聽聽他怎麼說、看看他打算怎麼做,大人不一定永遠是對的,曹操大人雖然反對曹彰為將,但他仍願意給兒子機會去挑戰,這點值得許多專制獨裁的家長學習。

如果你是學生,與其抱怨為何別人都不懂你的志向、為何家人都不支持你,不如想想你是否抱有和曹彰一樣的覺悟,是否真心願意在你的戰場上浴血奮鬥,假使你嘴上說得漂亮,卻整天在地上滾來滾去,當然不會有人相信你。

曹彰用自身的故事證明了一點─如果父母不懂你,那就以行動讓他們弄懂吧!

作者介紹│說書人柳豫

塵世間一個小書僮,亂世中三國說書人。東華大學創作與英美文學研究所文學創作組畢業,現為全職寫作者。讀過幾年書,待過幾年補教業,喜歡教書,更喜歡說書。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采實文化《你的人生難關,三國都發生過!:說書人用26則三國人物的生存故事,讓你看懂職場黑暗面、看清人性與成敗》

責任編輯/潘渝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