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WHA擋在門外,台灣該怎麼辦?他道出國際社會潛規則,其實我們能做的事很多啊

2017-05-11 15:57

? 人氣

凡大張旗鼓號召各國代表出席的活動,往往象徵上的意義更勝於實際的作用。(美聯社)

凡大張旗鼓號召各國代表出席的活動,往往象徵上的意義更勝於實際的作用。(美聯社)

台灣是否能受邀出席世界衛生大會(WHA),不意外地成為輿論戰場上的熱門話題。各方多半聚焦在台灣主權定論,中國一貫的打壓,以及其他夾雜著私人利益,派系鬥爭,民族主義等情緒,充斥著大部份的主流論述。而台灣的「國際友人們」,此時自然也「義氣相挺」的發出一些「嚴正聲明」,聲討中國的霸道行徑,至於其背後的考量,究竟是與台灣的真摯友誼和正義凜然的心態,亦或是另有個人政治利益與其他打算,那就也不得而知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再者,也甚少看到針對本屆「衛生議題」的討論,以及台灣在全球防疫中扮演的角色,大夥義憤填膺嚷著要參加的會議,似乎就只是為了讓「中華台北」(甚至還不是「台灣」)出現在桌牌上讓媒體拍照,至於到底這個會是幹什麼的,關心的人好像不多。但也可能是我錯了,關心也了解WHA議題的台灣民眾其實不少,只是炒作政治敏感議題比較符合觀眾的口味,所以媒體喜好為之,點閱率可以比較高。

當然,台灣目前面臨的國際參與困境,與每每因中國因素帶來的影響,確實也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得清的。動輒上升到民族主義的情緒化表述,除了舒一口氣,然後找到同溫層中的戰友相互取暖外,若是想要對事實有幫助,恐怕還是要回到實際層面,從多方管道去解決問題。而也往往,論及此類議題是很危險的,危險倒不全在於懼怕任何一方的政治勢力,而是那在各自意識形態之下的「民眾」,隱藏在鍵盤後,使用過激的語言文字當作武器,從你毫無防備之處刺進來...玻璃心?碎的不是自己的時候指責別人是玻璃心很容易,但當自己成了標靶,我想那滋味是不好受的。

理性討論有其必要,畢竟真理就是要經過不斷辯證,而理性的討論也絕對是大多數人的希望看到的,不管台灣的問題,中國的問題,都是必須持續關注和有待解決的,不過本文不打算涉入這些,僅就筆者幾年來在國際會議場合上的一些觀察,提供見聞與個人想法。

任職在聯合國亞太總部近兩年多,大大小小的國際會議,論壇,工作坊等也參加過不少,大抵而言層級越高的會議,象徵性意義越大於實質功能。以部長、甚至元首級別的會議來說,重要的決議、聲明與議程,通常在事前都已由幕僚安排妥當,各國代表們最重要的活動有兩個:開幕致詞完的大合照,以及鋪張豪華的晚宴(Gala dinner)。除此之外,可能還會有ㄧ些會前會與單獨的閉門會議有點看頭,不過,雙方都是極高層出席的狀況下,這種閉門會議通常也不太可能談出什麼「重大政策」,因為如上所說,重大政策早就先擬定妥了,兩國領導人關起門來幾十分鐘的會面,這樣的「訊號」才是希望媒體報導的東西,也才是國際政治遊戲裡,拿來試驗賽局理論的籌碼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