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一堆女人年過30還自稱「女孩」?其實青春的定義不在年齡,而是一種生活態度

2017-05-10 10:41

? 人氣

大眾傳媒不時出現的「女孩」,或是已經40歲的女性自稱「女孩」,有時感覺很奇怪,有時又覺得莫名適合。例如,看到女性雜誌的標題寫著「女孩就要買這些這些,女孩就要有這樣這樣的態度」,我就會唱反調似地想「哼不買,我才不會被你們洗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不過,提到和自己有關的「女子會」,我倒能理解「女子會」是毫不做作的活動。事實上,的確有自稱「女子會」的聚會,或是加上幹部名字的聚會。有些聚會沒有任何名稱,像是定期參加東寶電影公司旗下專屬戲院舉辦的「上午10點電影節」,欣賞以前的型男。無論是哪種,都很有女孩的感覺。

說到女孩的感覺,我認為不是去比較擁有的物品、自身的社會地位之類的瑣事,而是能把無關緊要的事毫無顧慮地說出口,例如「我喜歡聊禿頭,但我分辨不出假髮」、「那個同性戀導演,公器私用過了頭,讓人看了心驚膽跳」等等。不過,有些女子會都是聊戀愛的事,但我想,「毫無顧慮」應該是女子會共通的前提。

女生聚在一起很開心。真的,開心得像傻子。如果有男生在場,開心的氛圍就會變淡,或是覺得受到干擾。如果都是女生,對話的深入度與理解度會更高,話題沒有底線,想說到哪兒都可以。

也許是因為公司裡一堆男人,在人際溝通上我總是設想許多,和女性朋友聚在一起吃吃喝喝、東聊西聊,那是非常幸福的事。

當女人自稱「女孩」時,可能是想暫時卸下身為女性的重擔,我曾讀過這種論調的文章。原來如此,讀完後我不禁點了點頭。

想想,女性的「女孩」階段是小學到高中這段時期,那時不需要負任何責任,只要煩惱考試或學校的人際關係,所以能夠盡情地暢所欲言。

出社會之後,立場與責任變得多樣化,有時還得與人比較自己擁有的東西、家人或資產。當女人自稱「女孩」時,內心或許是想逃離那樣的束縛,暫時回到可以暢所欲言的狀態。所以,我對於隨便用「女孩」二字的現況才會異常反感吧。

每個女人都是暫時變成「女孩」,再各自回歸自己的職責。比起過去「女孩」二字尚未普及的時代,如今至少有了可以喘息的出口。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睡回籠覺,是遠在天邊的空想》(原標題:「女孩」的用法)

責任編輯/謝孟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