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的超級富豪得到什麼?通貨膨脹、經常失望、最終幾乎孤獨而亡

2020-05-10 12:30

? 人氣

因此這些財產的價格會不斷上漲。避險基金(hedge fund)經理保羅.辛格(Paul Singer)就抱怨過,超級富豪根本是在惡性通膨的潮流尖端生活。

儘管比起底層人民苦思如何湊出下個月房租的麻煩,這些尖端通膨所造成的不快當然微不足道,但這也道出了令人洩氣的真相,那就是即使努力成為超級富豪,要擁有畢卡索或梵谷真跡、入住漢普頓或梅菲爾豪宅,仍然沒有比較容易。只要有太多的錢競購稀缺的商品,通貨膨脹就會加劇。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地方都沒有這種問題──實際上近幾年來,通貨緊縮才是整體經濟中最令人擔心的問題;可是對超級富豪來說,通貨膨脹卻是十分真確的大麻煩,因為他們的錢實在太多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購物時,我們期待「購物」這一行為會給生活帶來改變,這種期待才是購物的快樂源泉。(圖/取自unsplash)
平常人擔心近年通貨緊縮的經濟問題,可是對超級富豪來說,通貨膨脹才是大麻煩,因為他們的錢實在太多了。(圖/取自unsplash)

第三點或許也是不平等最讓有錢人痛苦的一點:孤立感。另一名避險基金富豪湯瑪斯.帕金斯(Thomas Perkins)很明顯就感受到了來自底層九十九%的威脅。他在一篇給《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的投書中警告:

身在舊金山這個進步思想的震央,我想提醒各位,美國人向一%「富人」發起的進步戰爭,和納粹德國對「一%」猶太人發起的法西斯戰爭,兩者之間有多麼相似。…… 從佔領運動(Occupy movement),到《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的字裡行間充斥著對富人的妖魔化,我發現一股仇恨的浪潮正湧向一%的成功人士……美國人的思想出現了非常危險的變化。一九三〇年的人們無法想像水晶之夜(Kristallnacht)會發生;現在的我們能否想像到,「進步的」極端主義(radicalism)將步上它的後塵呢?

雖然這算是很極端的說法,但帕金斯並不是唯一感到孤立和焦慮的人。在一份波士頓學院為比爾與梅琳達.蓋茲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所做的研究中,超過一百六十名受訪的超級富豪回答了他們對財務、家庭和友誼等各種人性需求的感受。其中不安全感的程度特別驚人。報告中提到一名受訪者表示如果他銀行裡沒有超過十億美金,就「無法對財務狀況感到安全」。其他人雖然不需要工作,卻十分糾結工作的問題。其中一個人解釋:「財務自由只會造成焦慮和猶豫。我這輩子都為自己的能力惴惴不安,因為我的錢都是繼承來的。」

還有些人認為鉅額財富無助於締結深入、令人安心的關係。其中一個受訪者說: 「財富會阻礙人際連結,讓你覺得不該分享某些生活中的壓力,比如在餐廳的時候誰該付錢這種尷尬的問題。(對啊,希望我也有這種問題)」還有人說:「我開始好奇如果他們發現從我們身上什麼都得不到,還有多少人願意跟我們來往?」最後,許多有錢人都發現,只跟其他有錢人來往會輕鬆得多。

實際上,富人似乎也普遍對世界的未來極度焦慮。歐逸文(Evan Osnos)就在《紐約客》(New Yorker)的一篇文章中談到有錢人之間盛行為世界末日做準備的現象: 「在矽谷或紐約之類的地方,美國最富有的人正準備好面對文明的崩潰。」他列舉了這些人為大災難所作的準備:在紐西蘭購置房產、接受求生訓練、興建末日地堡、預約末日生存設施的名額。

當然,儘管有這麼多困擾,超級富豪還是遠比貧民要來得幸福,只是幸福的程度和他們的財產並不成比例。

作者/ 馬克.湯瑪斯

本文摘自《下流世代:我們注定比父母更貧窮》

下流世代:我們注定比父母更貧窮(商周出版提供)
《下流世代:我們注定比父母更貧窮》(商周出版提供)

責任編輯/任婉鵑

◎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